![]() |
|
|||
去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向天津供水。如今,南水進津已近一年。記者日前來到市民家中和曹莊泵站采訪時了解到,一年來,本市引江供水系統整體運行平穩、水質良好;對市民來說,飲用水口感更好。河西區謙福裡小區居民張世強今年60歲,中心城區的兩次水質變化給他留下了深刻感受:一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引灤入津後由又苦又咸的海河水變成灤河水;再一次就是去年喝上甘甜的長江水。平時喜歡喝茶的他能真切體會到飲用水口感的變化:『和以前相比,口感更甜了,泡出茶的香味也不一樣。我從不喝桶裝水,自來水燒開後入口口感一樣好。』
與張世強有同樣感觸的,還有南水北調市內配套工程曹莊泵站的負責人朱耘志。『除了口感上的變化,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不同是,原來燒水壺裡的水垢一個月就得清理一次,現在,我用水壺燒水一年了,還沒清理過。』在曹莊泵站蓄水調節池岸邊,朱耘志說。
作為天津南水北調市內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曹莊泵站主要為濱海新區供水。朱耘志指著浮在水面上有臉盆大小的一個設備說,在蓄水池入口和出口處各有一個這樣的水質自動監測設備,每6小時自動取樣進行監測,內容包括水溫、PH值、氨氮、有機物等多項指標。『通水一年來,蓄水調節池入水和出水都能達到Ⅱ級以上水質標准。』朱耘志說。
天津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總工程師趙考生說,工程累計供水3.45億立方米,水質常規監測24項指標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准以上,中心城區、環城四區、靜海區以及濱海新區部分區域居民用上長江水,超過常住人口數量一半的天津居民從中受益。
『長江水不僅解決了飲水難題,對本市的環境改善也起到重要作用。』趙考生介紹,引江通水後,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得到有效補給,替換出一部分引灤外調水和本地自產水,有效補充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同時,變應急補水為常態化補水,擴大了水系循環范圍,促進了水生態環境的改善。一年來,累計向景觀河道補水3.93億立方米,創歷年環境補水量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