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東麗區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逐步建立完善的公交體系,編織公共交通網,改善羣衆出行條件,讓城市“血脈”更暢通。截至目前,區域公交線路達104條,運營里程1320公里,車輛1435部,公交服務經濟社會和羣衆出行的功能不斷顯現。
在軍糧城新市鎮,成片的居民樓拔地而起,一輛輛規範統一的公交車在寬敞的道路上穿梭,成爲一道流動的風景線。然而,軍糧城新市鎮建成初期,公共交通設施並不完善。爲解決羣衆出行難的問題,軍糧城新市鎮開闢了5條公交線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公交車。正在等公交車的乘客李金偉說:“以前沒有公交車,現在公交車也有了,往哪兒去也方便了。以前有私家車可以往市裏開,現在外環線以裏也限號了,也要求低碳環保,我們以後出行就坐公交車了,也挺方便的,四塊錢就打來回了。”
隨着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快,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老百姓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迫切。東麗區提出用三年時間建立較爲完善的公交服務佈局,並連續三年將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列爲民心工程。2012年東麗區交通運輸管理局先後出臺了《關於構建東麗區公共交通體系的意見》等14個方案,調整優化公交線路,縮短線路審批時限,完善公共交通線網布局。
今年九月份,程盛道公交車站開通運營,周邊有海山南里、海山北里、金色雅筑、遠洋風景、金隅悅城五個居民住宅小區。從2013年開始,東麗區運管局和天津市公交四公司就進行了五十多次實地調研、勘察,但是由於周邊路網不完善,不具備開通公交線路的要求,雖然公交車站早已經建設完工,但是公交車卻遲遲不能引進開通,東麗區交通運輸管理局客運科科長馮宏磊說:“通過市、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今年的九月份開始周邊的路網基本上勉強可以滿足城市公交的正常運營,在程盛路公交站我們引進了觀光3路、819路、42路三條公交線路,很大程度地緩解了我們周邊區域居民以前的出行難問題。”
家住在遠洋風景小區的居民周欣,是一位在和平區工作的上班族,每天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還需要中途倒一趟車,公交車站的開通解決了她每天出行的大問題:“我在和平區上班得做42路,然後到河東區萬達倒862或者962才能到。觀光3路開通了,我就試着坐了一下,不到五十分鐘就到了我的目的地了,下班的時候大約用了半個小時就到家了,挺方便的,而且這個車比較乾淨,司機的態度也非常好。”
目前,區域內公交分擔率達到10%,對外公交幹線平均等候時間由原來8分鐘以上降至6分鐘以下,大大提高了羣衆出行效率。此外,爲改善羣衆出行條件,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完成津塘公路、津塘二線部分路段84處示範公交站點建設工作,其中港灣式公交站點10處,直線式公交站點49處,新型門式站牌25處。東麗區交通運輸管理局副局長王霞說:“公共交通作爲大衆出行工具,涉及千家萬戶,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們根據羣衆出行的需要,推進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全年新增優化公交線路24條,積極協調改造提升傳統中途站點工作,積極協調推進公交場站建設工作。2016年我們計劃新增公交線路7條,調整優化公交線路15條,重點開通區域內公交微循環線,解決居民“最後一公里”出行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