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以前我們這兒的路不好走是出了名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被絆個趔趄,車被顛得亂顫,滿路盡是‘補丁’,沒啥事我們都不願出門。”“現在可好了,不僅家門口的路修好了、衚衕鋪平了,而且再也沒有坑坑窪窪積水了,大夥兒出來進去特別敞亮,痛快!”提起家門口的變化,家住老城區靜文裏的居民們樂得合不攏嘴。這既是近兩年靜海區委、區政府高度關注民計民生的一個縮影,也是區建委加快實施老城區改造提升工程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靜海區委、區政府按照打基礎利長遠的原則,全力加快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使全區市容環境面貌和對外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特別是道路交通起到了先行先導作用,內聯外通作用明顯,路網服務承載能力顯著提升,出行環境高效暢通便捷。無論是家鄉人還是外來客,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靜海的路寬了,景美了,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老城區部分街道里巷年久失修,不僅影響了整體市容環境面貌,更不同程度地制約了百姓的出行和日常生活。
假如把各主幹路、中心街道比作城市的大動脈,那一條條連接居民社區的弄堂小路就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只有打通羣衆家門口“最後一公里”,才能實現大動脈與這些毛細血管的全面貫通,然後直達末梢神經,真正使居民的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
民心工程事關羣衆利益。爲進一步改善老城區居民生活環境,逐步提升靜海新城基礎設施載體功能,從2012年開始,區委、區政府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對老城區內主要街道里巷進行統一改造,並把這一民心工程交給了區建委市政工程管理站。
於是,一場以民爲本的老城區改造提升戰役立即打響。要給一座老城區動“外科手術”,困難重重,決非易事。由於老城區街道里巷基本建於上世紀末,不僅產權不清,管轄權不明,而且施工作業面狹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難度。爲有效破解制約瓶頸,區建委在充分論證、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並公之於衆。最終方案確定後,改造工程順利開工。一時間,一輛輛小鏟車、小挖掘機、攪拌機開進了老城區的小街小巷,掏開一條條淤塞的臭水溝,埋下一根根全新的管線……
“只要是涉及羣衆利益的事,就來不得半點馬虎,更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時刻記在心上,克服一切困難,爭時搶速,全力推進。”爲切實解決好老城區羣衆出行問題,區建委市政工程管理站多措並舉,全力加快工程建設速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截止去年底,三年街道里巷改造任務實現提前完成。共計改造78條主要街巷,全長2萬多米,鋪設油麪和麪包磚12萬平方米;疏通老城區排水管道及新鋪設排水管網1萬多米;新建檢查井、收水井241座,整修檢查井及清掏污水井共1343座,受益面積684萬平方米,直接受益人數8萬餘人。對此,羣衆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無不拍手稱快。
“這活兒可真是幹到了咱大夥兒的心坎上了。以往由於家門口出行不便,我們老兩口兒不得不搬到樓上和兒子同住。現在得知這邊的環境改善了,我們又把閒置的老房重新裝修,搬回來住了,感覺特別親切!”家住河沿街的王大爺一席話,充分表達了老城區居民對改造提升工程的讚許。
民心工程,永無止境。自全市啓動“美麗天津·一號工程”以來,靜海區“四清一綠”工作有序推進,清潔社區建設成爲又一項新課題。在打通街道里巷的毛細血管後,老舊樓區提升改造也被列入了改善民生的“重頭戲”。
爲進一步把事關羣衆利益的民生工作做深做細,區建委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結合“四清一綠”建設,從2014年開始對城區1999年以前建成的無維修基金的公產、單位產舊樓區進行基礎設施提升改造。主要包括:小區內道路整修、管道疏通、井蓋更換、出入口改造、圍牆改造等。
作爲改善民生的又一項重點內容,老舊樓區提升改造工程同樣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羣衆的一致支持和擁護,不僅沒有出現干擾施工的事件,而且廣大居民主動協助、配合施工。在一些施工現場,還能看到住戶居民和工人攜手參與工程改造的場景。在整治勝利樓片區時,大部分居民主動清理隨意堆放雜物和私搭亂建,爲工程順利進行提供便利。家住2號樓的魏大娘一有空就幫施工人員搬磚,並時常給工人們送水。她說:“以前這片小區沒人管,又髒又亂,連親戚朋友都不願意來,現在政府幫着整修,我們能幫點就幫點。”
衆人拾柴火焰高。2014至2015兩年時間裏共完成55片老舊樓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至今年10月底共完成提升改造面積11.58萬平方米,鋪設及疏通排水管道7690米,清掏污水井1760座,通過改造使老舊樓區的通行能力和居住環境得到極大的提升和改善,惠及1萬餘戶居民,直接受益人羣5萬多人,讓百姓更直接地感受到了改造工程帶來的實惠。
今年,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靜海區繼續加大民生工程建設力度,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圍繞充分發揮城區雨水泵站和污水處理廠功能,解決雨水排瀝和污水收集處理問題,形成廠網聯動,先後實施南寧路管道工程、劉官莊泵站進水管道工程、北緯五路至規劃聯盟大街排水管道工程、十三排支雨污水切改工程等管網工程;推進城區排水雨污分流改造,進行新立大街、南緯一路道路建設及排水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以提高區醫院、二中等重點區域周邊排水及道路交通能力。同時,對城區低窪片區街道里巷、老舊樓區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解決好低窪片區、老舊樓區排水不暢、污水跑冒、區院雜亂、路徑不平、井管設施破損嚴重等問題。
說起以前的東昇北里,家住該片區的趙大姐直搖頭:“本來衚衕就不寬,再加上破損嚴重、坑窪不平,非常不好走。如果一下雨情況更糟糕,根本出不來進不去,大夥兒苦不堪言。”
爲滿足廣大老城區居民訴求,按照區委、區政府改善民生、關注民意、贏得民心的執政理念,進一步提升靜海新城基礎設施載體功能,區建委繼續多方面深化街道里巷改造工程,針對低窪片區計劃改造里巷小路35條。工程建設過程中,區建委主要領導親抓實管,帶頭參與其中。所屬市政工程管理站結合工程實際,進一步明確任務,周密安排,抓住施工黃金期,分別採取錯時施工和機械、人力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施工。同時,本着便民、利民、不擾民的原則,要求項目管理人員全力做好路段的協調、管理、服務工作。爲搶抓工期、確保進度,各路段負責人每天都死盯現場,時刻掌握施工進度,所用參建人員日夜兼程,與時間賽跑。
自4月份開工建設以來,工程建設進展順利。街道里巷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共改造35條里巷道路,提升改造總長度6000多米,鋪裝面積4.2萬平方米,新鋪排水管道5200米,新砌檢查井390座;老舊樓區改造工程全部告竣,共提升改造3.8萬平方米;重點解決老城區排水問題的幾項管網和雨水泵站等工程基本竣工。各項民心工程的順利實施不僅逐步掃除了老城區排水難、出行難的死角,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更把民心工程做到了羣衆心坎上,提高了區域城鎮化建設水平,贏得了一片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