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市“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實施以來,津南區通過舉辦引導性培訓以及各類技能和創業培訓,轉變了失地農民就業觀念,增強了他們的就業意識。
鹹水沽鎮的還遷村民李慧敏今年四十六歲,之前一直在外打零工,不僅每月收入不多,時間也不固定。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李慧敏參加了鎮上組織的月嫂培訓,培訓後她成了一名專職月嫂,現在每個月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李慧敏說:“這個技能培訓是我們聽勞動保障信息員說的,我們也有這項意願,就報名,跟着參加這個培訓,老師也比較專業。”
近幾年,津南區三產服務業發展迅猛,但是三產服務業職業化專業化的勞動力數量不足,針對這種狀況,津南區在全區範圍內建立起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的普惠性培訓福利體系,加快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津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李寧說:“根據咱們津南區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培訓技能人才。津南區就業訓練中心爲龍頭,各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爲平臺,構建這種方便羣衆培訓報名的綠色通道。”
在城市化過程當中,不僅要爲失地農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更爲重要一點是要加大對這類人羣的培訓力度,使他們掌握技能,提高就業的技術含量。目前,津南區各鎮都設立了培訓部門,爲失地農民提供門檻低、易上手的培訓服務。津南區辛莊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主任鄭永娜介紹:“從市到區到我們鎮一級,都在推行百萬人才福利培訓計劃,目的一個是提升老百姓自身的一個素質吧,再一個是爲擇業上提供了一個便利,鎮上主要培訓的都是叉車、美容、化妝、插花還有家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