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十八大以來,“作風”、“反腐”、“民意”,這些詞彙被頻頻提及。高高在上的詞彙如今走到羣衆身邊,說到羣衆心坎兒上。作風建設、鐵腕反腐、傾聽民意,黨中央爲爭黨心贏民心所做的工作也是“蠻拼”的。記者梳理髮現,習近平主政三年來,一直在給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上以“看齊黨中央”爲主題的大課。“習大大+”工作室認真學習了每一節的“課堂”內容,“怎樣看齊黨中央”有三節課要學好,分別是講作風、不腐敗、重人民。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作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講話。據媒體統計,習近平關於作風建設共有61次重要指示批示,並親自抓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四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確爲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帶來了清風。所以,“習大大+”工作室認爲,廣大黨員幹部向黨中央看齊的第一課就是加強自身作風建設。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強調了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的作風,對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有重要影響。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會議同意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八項規定。在2013年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央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只是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作爲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
據報道,三年來,中央政治局同志在赴地方考察調研中,督促有關方面嚴格按照規定安排食宿和考察活動,不搞形式主義,不搞層層陪同。
而在2013年6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要對作風之弊、行爲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
在中央八項規定、反“四風”之後,“三嚴三實”教育在2015年全面展開。2015年年初,在視察駐昆明和西安部隊時,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抓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不僅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還就踐行“三嚴三實”進行了集體學習。在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強調“三嚴三實”是天天要面對的要求,要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中央政治局每位同志都要以身作則,爲全黨做好示範。
據《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一書介紹,對於中央八項規定,習近平曾說過: “各級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河北調研吃大盆菜;四川蘆山地震災區住臨時板房;北京慶豐包子鋪和普通民衆一起排隊點餐;自己掏錢爲樑家河鄉親買年貨。正如習近平所說:“公款姓公,一分一釐都不能亂花;公權爲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
不能鬆懈的反腐工作
“我們加大反腐敗鬥爭力度,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一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黨紀國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新年茶話會上如是說。自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也的確是在這樣做。“向黨中央看齊”第二課就是關於反腐敗。
2015年,在反腐方面,中央打了一個“漂亮仗”。據媒體報道,2015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紀律審查欄目共通報29名省部級領導幹部接受組織調查。其中包括黨政領導幹部22人,國有企業領導幹部7人。從地域上來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查處59名省部級官員,其中有4名正省級幹部。
十八大以來,“反腐”已經成爲中國民衆印象最深刻的詞彙之一,不僅打“老虎”,“蒼蠅”也一起打;不再挑時間打,而是隨時打。從“下大力氣解決貪污腐敗等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到“對一切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爲都必須嚴懲不貸”,從“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到“中國反腐沒有‘紙牌屋’”,中國的反腐工作還走在路上。
反腐不僅要打已經存在的腐敗,還要預防腐敗。2015年10月,對黨員和黨組織產生約束力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經修訂後頒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羣衆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一一整合明確,黨組織和黨員有了不可觸碰的“底線”。《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等相關法規制度也在2015年相繼出臺。
2016年1月12日,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召開,習近平再次強調:“全黨同志對黨中央在反腐敗鬥爭上的決心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成績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帶來的正能量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夠自信。”在講話中,習近平以“四個自信”再次給廣大的黨員幹部上了一節課:黨員幹部不存在腐敗的空間。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
“向黨中央看齊”的第三課是黨員幹部必須認真學習“重人心”。習近平曾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說到:“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在2015年6月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再次提到:“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這是習近平給廣大黨員幹部講的第三節課。
2014年1月,在錫林浩特市愛民社區考察時,習近平叮囑社區負責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爲羣衆排憂解難。”
2014年10月,習近平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黨的幹部都是人民公僕,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乾淨又幹事。”
2015年1月,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他表示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爲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爲黨分憂、爲國幹事、爲民謀利。
2015年7月,習近平在考察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時,明確表示,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員,中央領導是人民的大勤務員。
在近日結束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會議上,習近平再次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人民”在習近平和黨中央一直佔有沉甸甸的分量。從樑家河到雲南洱海,從錫林浩特愛民社區到吉林延邊的稻田,習近平自己在踐行着“將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向黨中央看齊,就是順應人民羣衆的呼聲,將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無論是加強作風建設還是強調反腐工作,皆是順民心、應民意,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