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環湖醫院新址的大型設備已經全部安裝調試完畢,隨着各項相關驗收工作的逐步完成,各項開院前演練也順序展開。”環湖醫院黨委書記劉鋼向北方網新媒體記者介紹醫院的搬遷進展情況。目前,醫院物資搬遷正在進行,新院已具備開診條件。即日起啓動全院搬遷工作,醫院現址開始限制接收新病人,住院患者陸續辦理出院手續。3月10日零時,新院全面接診。

根據環湖醫院公佈的官方消息,環湖醫院原址(河西區氣象臺路122號)將於3月9日相繼停診,3月10日零時,新院址(津南區吉兆路6號)急診接診,7:30門診開始掛號,8:00準時接診,住院部開始接收患者。

門診流程再造 服務理念提升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在環湖醫院新院看到,門診區域設計突出專病診療理念,結合神經內、外科各亞專業的學科特色。門診區域各診區採用不同顏色標記進行了分區設置,方便患者記憶和尋找。在診區內部科室設置上,打破醫院傳統的科室劃分模式,將相關專業的門診集中在同一診區之內,設立多學科聯合門診,使患者不出診區即可滿足部分特殊病種的全部就診需求。
根據患者就診的實際需求,新院還推出了新的特色門診,包括用藥諮詢門診、管路綜合門診、營養指導門診、康復指導門診等,拓展門診服務領域。

“新院實現了門診流程的再造,對所有診區採用二次分診模式,保證患者的隱私權和診室內就診秩序,提高診療效率。”環湖醫院黨委書記劉鋼介紹說,患者可以在所有診區內進行自助掛號、自助繳費、自助打印報告,配合一卡通的使用,體現了一站式服務理念。同時,新院將啓用全自動智能發藥機,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以往“病人等藥”的現象將會徹底改善。

據介紹,新院在設計時進一步優化了急診缺血性腦血管病靜脈溶栓治療流程,把溶栓監護室前移至急診區域,充分體現時間就是大腦的“時間窗”急症救治理念。
患者轉院有序進行 隨車醫生全程護送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瞭解到,目前,老院還有560位住院的患者,整體搬遷前的這段時間內,收入院的患者就要陸續分流到醫大總醫院、一中心、武警醫院等這些備有腦系科的醫院。“我們要在兩週的時間內,把住院患者人數降下來,最理想的情況是把患者控制在100人以內。一般經過治療後,病情較輕的患者會辦理出院手續,危重病人我們會通過120轉院。”劉鋼說,“期間,會安排十幾部120救護車供轉院使用,並且會配備隨車醫生,保證病人在運輸過程之中的安全。”
據瞭解,患者壓縮後將按照外科系統、內科系統的順序進行搬遷。3月10號的零時,新院的急診、手術室、病區全部具備收病人和手術的條件,能夠滿足天津市老百姓急診及就醫的條件。

800餘停車位對外開放 公共交通更加完善
相較於原環湖醫院院區,新院將爲患者提供更爲寬敞舒適的就診、等候空間,以及800多個對外開放的停車位。同時,新院將實施限制住院患者家屬陪伴率和營養膳食配餐制。設置了住院患者營養配餐食堂,約200餘平方米的家屬等候區和患者家屬專用餐廳,爲陪伴家屬提供便利。未來還配有24小時綜合超市、配鏡中心等,可充分滿足就診患者及家屬日常所需。
目前環湖醫院新址旁公交站已正式啓用,316路、321路、716路三趟公交線路已開通,可實現與中心城區、地鐵、周邊區域的接駁,同時根據天津市地鐵線路規劃,未來地鐵10號線將在環湖醫院附近設有地鐵站,隨着周邊公交配套體系的不斷完善,更多的公交路線也在規劃當中,市內及周邊市民到新院址就醫將更加方便。
1.自駕:
急診患者:由大沽南路或海河東路方向,轉入吉兆路,向西轉入柳盛路,由醫院急診入口進入。
門診患者:由大沽南路方向,轉入吉兆路由南向北方向,至吉兆橋下掉頭轉回吉兆路由北向南方向,由門診入口進入。由海河東路方向,轉入吉兆路由北向南方向,由醫院門診入口進入。
住院患者:由大沽南路或海河東路方向,轉入吉兆路,向西轉入柳盛路,由醫院住院入口進入。
2.地鐵:
乘坐地鐵1號線至復興門站下車,換乘321路公交車至吉兆橋站。
3.公交車:
(1)三條直達醫院的公交車:
321路、716路、316路
(2)其他公交:
乘坐152路、165路、529路、605路、629路、652路、655路、665路、676路、706路、808路、835路、855路至中鐵十八局站,可繼續換乘321路至吉兆橋站,到達新環湖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