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和平區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和平區的衛生計生工作重點將從“以疾病爲中心”轉向“以健康爲中心”,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實施“健康和平”工程,深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衛生計生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重點慢病得到有效控制,看病就醫更加便捷,居民健康水平居於本市前列。
區衛計委將努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合理設置醫療機構佈局,完善服務設施和服務功能;深化醫聯體工作,增強優質醫療資源向和平區聚集效應,在和平區基本形成學科齊全、重點學科突出的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公共衛生均等化,繼續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增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提高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和綜合分析能力;充分發揮區精神衛生中心作用,做實做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工作,提升患者管理率;加強衛生綜合執法監督能力建設。落實《婦女兒童健康促進計劃》《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繼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加強社區衛生內涵建設,完善、推廣家庭責任醫生工作室,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責任醫生工作室——家庭責任醫生——居民之間的契約關係,改革分配、管理模式,爲簽約居民提供綜合的、連續的、全程的健康服務與管理;開展多元化醫養結合服務,逐步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養老機構協作機制,在區中醫醫院設立“醫養中心”。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培養中醫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開展中醫全科醫師崗位培訓,推廣一站式服務模式,加強中醫“治未病”體系建設,提高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加大中醫藥傳承力度,繼續建設名老中醫工作室,建設特色中醫專科專病,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提高居民中醫藥養生保健素養。
區衛計委將繼續提升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水平,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建立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的出生人口監測預警機制,做好動態監測;鞏固計劃生育工作網絡和隊伍建設,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加強流動人口聚集地計生管理,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關懷政策措施,全面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堅持剛性與柔性引進相結合,引進知名專家,拓展業務範圍、培養專業人才;繼續實施“人才雙培養”工程,培養中青年業務骨幹;加強領導幹部隊伍建設,建立管理人才職業化培訓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崗位管理,轉換用人機制,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提高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兩卡、四系統”建設,普及電子終端設施,促進服務、管理現代化;加強信息標準化建設,完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數據庫、人口信息庫,逐步形成連續、動態、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推動健康大數據的應用。增強衛生科技實力,發展重點專科,充分發揮醫聯體派出專家和引進高端人才的引領作用,努力扶持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重點學科;推進醫學科研,落實《和平區衛生系統科技工作管理辦法》,鼓勵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積極開展醫學科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