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他不滿6歲就隨父母逃荒,19歲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31歲任鄉長,35歲任副縣長,42歲任區長,49歲淪為階下囚。面對過山車般的人生經歷,2015年10月13日,站在被告席上的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原區長丁衛東痛哭流涕地說:『我不敢面對由一名區長瞬間成為階下囚的事實,我失去了自由,毀掉了自己的前程,好像是一場夢,至今未醒。』據悉,該案沒有當庭判決,將擇期宣判。
曾經的寒門勵志『榜樣』
丁衛東出生在東營市東營區,祖祖輩輩是農民,小時候家境貧寒。用丁衛東自己的話說,他5歲就『上坡裡拾草拉大耙』。6歲那年,丁衛東跟父母逃過荒、要過飯,穿過百家衣,嘗過百家飯。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0歲時,丁衛東靠撿拾破爛賣的錢買書本上了學。童年的艱辛歲月塑造了他吃苦受累、好學好勝的性格。從小學一直到研究生,丁衛東一直是班乾部,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獲得的三好學生、優秀班乾部等獎狀貼滿了家中的土牆。他是父母心中懂事的好孩子、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他是全村第一個大學生,是全村人的驕傲。
1990年7月從山東農業大學畢業後,丁衛東被分配到廣饒縣林業局,很快被調到縣農委,從此走上了仕途。在之後的25年時間裡,丁衛東經歷了8個單位,『三年一進步,兩年一提昇』,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他31歲當上了鄉長,33歲成為鄉鎮黨委書記,35歲被提昇為廣饒縣副縣長。他還獲得過國家、省、市多種榮譽稱號,曾是東營市委委員,區、市、省三級人大代表。
丁衛東『鯉魚躍龍門』般的成長經歷,一度成為當地無數貧寒青少年的『榜樣』。
任性用權的『迷途羔羊』
隨著不斷昇遷,丁衛東手裡的『權力包』越來越有分量,在一次次權錢交易、利益輸送中,他走上任性用權的迷途,且漸行漸遠。檢察機關指控,丁衛東涉嫌受賄,行賄人為7個單位和個人,收受賄賂共計176.8萬餘元。筆者梳理發現,丁衛東近九成的受賄金額來自同一家民營企業。
從2009年至2013年,丁衛東利用擔任東營經濟開發區副主任、東營區區長等職務便利,為這家企業在企業供電、土地出讓、資金扶持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後6次收受該公司負責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56.8萬餘元。在這家公司的行賄款項中,一處房產成為案件焦點。辯護律師和丁衛東辯稱,這套房子早在2008年就按照開盤價口頭協議購買了,79萬元的價格沒有比當時的市場價低多少,並且裝修費用在2014年還給了這家企業負責人。但事實上,丁衛東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購買了那套房子,且多次利用職務便利對該企業予以傾斜照顧。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該企業集團負責人在東營經濟開發區的企業供電受限,生產受到影響,遂向丁衛東求助。時任東營經濟開發區副主任的丁衛東親自出馬協調,很快解決了該企業用電問題。2010年擔任東營區區長後,丁衛東又為該企業集團旗下的兩家企業先後審批了2000餘萬元扶持獎勵資金。
黨的十八大後,中央出臺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2013年1月,又到了一年春節走訪慰問的時候。一天,那家企業負責人找到丁衛東,問道:『年終走訪慰問活動是否已經開始了?』『沒有呢。現在形勢這麼緊,也沒有錢走訪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該企業負責人說:『該走訪的還是要走訪,沒有錢就從我那裡拿吧。』丁衛東沒有推辭。很快,2013年1月15日和16日,丁衛東接連兩天從這位負責人那裡分別拿走了50萬元和40萬元。其實,走訪慰問只是一個收受賄賂的幌子,拿到錢後,丁衛東便借給了一個做生意的親戚。案發前一周,已經覺察到不對勁的丁衛東讓親戚把這些錢還給了企業。為掩人耳目,他還指示親戚多給了10萬元作為『借用』那筆錢的利息。
『丁衛東身為正處級領導乾部,東營區政府「一把手」,無視國家法律,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特別是在中央加大反腐敗力度之際仍頂風作案,而且在自己對此具有明確認知的情況下,心存僥幸,不收手,不收斂,走到今天接受審判,實屬咎由自取。』承辦該案的萊蕪市檢察院公訴部門檢察官孟凡玲感慨道。
『責任田』成了『自留地』
私心無非名與利。在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時,丁衛東認為,是欲望使他迷失了方向。從東營開發區副主任提拔為東營區區長後,丁衛東感到自己的仕途『進入了快車道』。為了快出成績,站穩腳跟,丁衛東頗費心勁地通過招商引資把相關企業引到東營區上項目。之後,他便利用職務之便,給他們謀利益,自己也從中得到昇遷的『籌碼』和經濟上的『回報』。
『剛乾區長一年多時間,就覺得自己能力強,基層經驗豐富,知識層次高,就想乾書記,傍大官,找關系,打招呼,這成為自己收受賄賂的導火索。』丁衛東這樣自我剖析。
到東營經濟開發區工作後,丁衛東『覺得自己應該多享受點。在高檔小區買大房子住,企業給優惠是應該的。家具要上檔次,這樣纔有品位』。他覺得企業老板有錢,而且交際面廣,他們的口碑還可以為自己的進步助力,跟他們靠得近一些不吃虧。因此,他和企業老板交往頗多,吃吃喝喝,不分你我,經濟上也有不正當交往。
丁衛東以『優惠價』從房地產開發商那裡買房後,開發商老板劉向陽又花了21萬餘元為他裝修,並安裝了價值4萬多元的中央空調。房子裝修完工,丁衛東准備購買家具。一次閑聊時,劉向陽對丁衛東說:『我們公司一直從定點的紅木家具賣場購買家具,那裡的紅木家具質量很好而且價格便宜,你要不要去買一套?』丁衛東當即答應。一段時間後,丁衛東約劉向陽一起去看紅木家具,他看中了一套28萬元的紅木家具但覺得太貴了。『我准備了20萬元,你先用著。』劉向陽心領神會地說。之後,丁衛東安排人找劉向陽拿了20萬元錢。
車子要開好的。他覺得妻子開普通轎車層次低,當別人的奧迪車給他妻子使用時,他覺得很正常。過年、過節有朋友來看望、走訪,是他們不忘本,自己臉上有面子。企業借年底走訪給自己送錢,是企業對自己的關心;別人用錢,自己能借到錢是自己有本事、有面子。在這些異化的邏輯裡,丁衛東的貪心不斷膨脹。
就這樣,在與企業老板的推杯換盞、利益交換中,丁衛東飄飄然了,他把公家的『責任田』種成了『自留地』。殊不知,他盯著的是老板們的資產,老板們惦記的卻是他手裡的實權。這個買賣從一開始就注定只賠不賺。
為時已晚的『悔不當初』
2014年9月,有群眾舉報丁衛東存在多種問題,其中談到有企業老板給丁衛東送了一套房子。組織上把丁衛東叫去談話,丁衛東對舉報信中反映的問題斷然否決,並主動給東營市紀委寫了一封信予以說明。在這封信中,丁衛東並沒有提到房子的問題。3天後,丁衛東安排人把那套220多平方米房子的裝修款21萬元和4萬多元的空調款分兩次退給了劉向陽。一直到被逮捕前,丁衛東還認為自己退回了這部分錢,不構成犯罪。
『天天喊「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現在回想起以前自己所做的工作,真是後怕,天天在違法中推進工作。』丁衛東在悔過書中寫道,『我一直以為,別人給的錢在案發前退還了就沒事了。給企業謀利益是履行職責,正常工作,又不是不正當利益。現在想來,只要你是領導乾部,收了別人的錢財幫別人辦事,就是犯罪。』
『丁衛東懂經濟、會管理,在當地也有些政績和威望,工作能力不可謂不強。但他沒能守住底線,心思沒用在正道上,纔一步步走向貪腐墮落。』萊蕪市檢察院反貪局負責人說。
到東營區工作後,丁衛東曾發誓好好工作,報答家鄉人民的養育之恩,決不能『丟人丟在老祖墳上』。但出身窮苦的他又很『注意影響』,據丁衛東交代,在擔任東營區區長4年多時間裡,『怕影響,怕親戚、村裡找辦事,一次村裡也沒有回去,一點事也沒有給父老鄉親辦。』
在該案辦理過程中,萊蕪市檢察院堅持人文關懷,規范司法。辦案人員對丁衛東講形勢、講法律、講道理,真正使其認罪悔罪,從思想根源上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觸犯了黨紀國法。在了解丁衛東的父親年邁多病的情況後,辦案人員及時和丁衛東的兄弟姐妹溝通,讓他們照顧好老人;在了解到丁衛東的妻子性格內向、精神壓力大等情況後,辦案人員對其進行了細致的心理疏導。正是在這樣的人性化辦案的情況下,丁衛東和妻子主動上繳了全部贓款贓物,積極配合檢察機關調查取證,主動帶領辦案人員找到了前期隱匿的紅木家具。
丁衛東在悔過書中寫道:『我不會忘記,萊蕪市檢察院辦案領導對我生活上的關心,心理上的安撫、勸導,人格上的尊重。他們人性化辦案深深感動和打動了我,我必須抓住減輕和從輕處罰的各個環節,主動如實交代紀檢、檢察機關沒有掌握的受賄犯罪事實。』
『我曾多次參加職務犯罪預防警示教育,也接受過法律知識的學習。但頭腦發熱一陣子就放下了,沒有打心底重視,沒有用心學習,現在後悔也晚了!』丁衛東『後知後覺』地感嘆道。
案後說法
剖析本案,丁衛東無論是擔任廣饒縣副縣長,還是擔任東營區區長,其政績不可謂不好,威望不可謂不高。然而,他在為當地謀發展的同時,卻沒禁住送上門的各種名目的現金、貴重物品的誘惑。丁衛東為他人謀利很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官商勾結,其在擔任東營區區長招商引資期間,以提供各種優惠條件吸引大型企業到東營區投資建項目,在企業建設項目過程中又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斂財,可謂『名利』雙收。該案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握有重權的領導乾部,面對真正的考驗,我們要管住自己的心,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切莫讓罪惡之手弄髒了權力,切莫讓金錢與利益的誘惑腐蝕靈魂,切莫讓違法亂紀攻陷清正廉潔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