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談起去年初夏那個感人的夜晚,天津河西區誼景村社區鄭美珍阿姨忍不住熱淚盈眶:“我有了一個好閨女,就是生病也不怕了!”
那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夜晚,誼景村社區幫扶志願者邵煥民突然感到心裏不踏實——獨居的鄭美珍老人是否安好?她來到老人的家門前,敲了半天門,卻無人應答。也許是去找老姐妹們聊天啦?邵煥民思忖着往家裏走。可轉念一想,鄭美珍阿姨已經80多歲了,腿腳又不利索,該不會出意外吧?她再次來到鄭美珍的門前,一面使勁敲門,一面大聲呼喊老人的名字。十幾分鍾過去了,屋裏依然沒有一點兒動靜。邵煥民急了,顧不得打傘,冒雨跑到居委會尋求幫助。居委會工作人員與邵煥民再次來到老人家,反覆拍打着房門,同時不斷撥打老人電話。在數十次的嘗試後老人終於打開了房門——原來老人突然發病,在臥室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對外面的喧鬧一無所知。當老人瞭解了事情的原委後,一把將渾身溼漉漉的邵煥民摟在懷裏,含淚說道:“我的小邵閨女來了,媽媽不怕啦……”邵煥民拉着老人的手,笑眯眯地說:“是‘1+1+1’助老服務,把我送到了您身邊。”
這樣的故事,誼景村社區的每一位居民都能說出許多。自從這個社區以學雷鋒示範站爲載體,推出由一個好鄰居、一名社區志願者共同幫扶一名困難老人的“1+1+1”助老志願服務新模式以來,一樁樁老人與志願者之間的溫情故事,讓雷鋒精神在這個社區裏開花結果。尹大爺的老伴兒去世後,他覺得做伴兒的人沒了,活得沒意思了。“可自從有了‘1+1+1’助老服務,每天都有人惦記着,逢年過節志願者都來看望,比自己的兒女還親。”今年春節,尹大爺一邊吃着志願者送來的餃子,一邊流着淚:“老伴兒啊,你放心吧,社區是個大家庭,照顧我周到着吶!”志願者王玉芝大姐說:“知恩、感恩、報恩,我們現在關心老人,等我們老了,一樣有人關心我們,這就是咱們的正能量!”
誼景村社區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社區內共有83棟樓,6個駐社區單位,現有居民1291戶2535人,60歲以上老年人逐年增加,目前已達到912人,佔社區總人數的35.98%,其中80歲以上的達到167人,成爲典型的老齡化社區。近年來,社區將居家養老作爲志願服務重點,爲387位老人建立了家庭檔案;將8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社會孤老、退休孤老、空巢老人以及生活困難的6類老年人列爲“重點戶”予以關照。社區的“好鄰居”“熱心人”與同樓門、同樓層的“重點戶”結成幫扶對子,根據他們的實際困難和生活需求,開展以助困送溫暖、助醫送健康、助樂送文娛、助聊送撫慰、助學送知識、助急送救援、助難送法律爲主要內容的“七助七送”服務。志願者做到每天問候一次老人或同老人見一次面;老人身體不適需要照顧時,及時通知其子女或親屬,遇到緊急情況及時送醫;社區黨委與街道慈善協會建立救助機制,確保困難老人衣食無憂。
目前,誼景村社區還在不斷提高助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他們爲老年人提供專業配餐送餐服務,每天把可口的飯菜送到老人家中。爲滿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社區開闢了老年人活動空間,老齡協會、合唱團、花毽隊等10餘個社團常年開展特色文化活動。眼下,這個社區積極組織醫療、教育、文化等轄區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建立起一支由醫生、律師、水電維修工、理髮員、文藝工作者等組成的400人的志願者專業隊伍,爲老年人上門提供免費服務。誼景村社區“1+1+1”助老服務模式,讓社區老人有了幸福無憂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