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部隊,他是一名通訊兵;轉業到河西監獄,他是一名紀檢幹部。工作崗位在變,志願服務之心不變。在單位工作時,他義務爲同事修電器,爲單位辦板報;退休後,志願服務工作成了主業。他說:“雖然忙碌了大半輩子,但現在身體挺好,我就想着要儘自己能力,爲大家服務。”他就是大營門街東萊里社區居民衡玉山。
衡玉山2004年退休。這一年,恰逢社區進行改造,衡玉山就自發組織了5個同社區的老友一起做服務,設計板報、寫標語、劃汽車停車線等,幫社區做了不少好事兒。這樣的善舉很快在居民之間傳開,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也因此與他聯繫,他加入了社區的志願團隊。
衡玉山的志願服務經驗日益豐富,加上曾在部隊擔任過教員的經歷,他很快成爲了一名社區宣講員。他義務爲社區居民講道德理念、革命傳統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借宣講團活動的契機,他開辦了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講習班,根據他們的特點,講大課、開小竈,以《桃花源記》講理想,用《陋室銘》明樂觀,憑《徐霞客遊記》講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真諦,講防騙、防毒、防黃、防謠的實用方法,用真實案例引導他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爲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衡玉山還自編講義,常常爲了弄清一個問題,翻閱大量的文史資料。多年來,他的宣講通俗易懂卻又發人深省,頗受大家歡迎。看到不少老人對書法繪畫感興趣,擅長書法的衡玉山多方奔走協調開辦了兩個社區書法班,義務教社區的老人們練書法。他還爲終身學習服務中心開辦的合唱團抄寫紅歌歌詞十餘首,方便了合唱隊成員的練習和演出。他每天的生活因此被排得滿滿的。對此,已經72歲的衡玉山說:“爲大家做點事,很充實,很愉快,不覺得累。”十幾年間,衡玉山先後擔任大營門街志願者協會會長、社區義務制主任、宣講隊隊長等職務,每個崗位他都盡職盡責,發揮出自己的能量。
衡玉山的志願服務精神深深地影響着全家人。“在做志願服務這方面,我們全家人的思想是一致的。我的父輩就教育我做什麼事都要老老實實,要給大家做好事,我也是這麼教育子女的。”爲了方便衡玉山的志願工作,女兒還特意給他買了智能手機並教他使用微信,“我現在建了好幾個微信羣了,書法班就在羣裏溝通。”衡玉山的老伴更是身體力行,作爲樓棟長,她經常會主動照顧行動不便的鄰居、調解鄰里矛盾、維護樓道衛生。“我老伴一直都很支持我,我照顧家裏少,有困難她都自己承擔下來了,還熱心助人,在部隊時,她就兩次被評爲‘好軍嫂’。”家人的鼓勵與支持,爲衡玉山的志願之路提供了動力。
社區裏,人人都知道有個熱心的老衡,漸漸地,大家竟也都習慣了“有事找老衡”。前不久的一個大風天,社區裏一戶人家的窗戶被風颳得半掉在樓外,拉也拉不回來,掉下去就有砸到人的危險,在家的老人嚇得跑來找衡玉山。衡玉山幫着聯繫,及時修好了窗戶,老人一直唸叨:“這多虧了老衡啊。”還有另一戶人家,老人80多歲了,衡玉山一家人注意到她的孩子總也不來看她,雖然來往並不多,但是一個老人自己獨自生活,總是讓衡玉山有些不放心。後來,街裏要落實關於孤寡老人補助的政策,衡玉山就想到了這個老人,主動帶着居委會主任找到了她,一瞭解才知道,這個老人的兒子不久前生病去世了。見到衡玉山,老人很感動,止不住地感謝:“沒想到您還能一直想着我。”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人們感謝老衡、尊敬老衡、信賴老衡。
這些年,衡玉山先後獲得了區級“五一”勞動獎章和“最美社區人”稱號。面對這些榮譽,再回顧自己這些年的社區志願服務經歷,他說:“作爲一名老兵、一名共產黨員,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應想着爲羣衆服務。退休了,有了大把時間,就應當做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這是我的新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幫助他人,快樂自己,這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