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將近,糉子消費日漸升溫。然而,部分廠家和經營者爲使糉子顯得新鮮誘人,用化學染色手段使糉葉呈現明亮的鮮綠色。隨着今年業內這一“返青潮”的掀起,糉子的質量問題廣受關注。昨天,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部門的有關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有三種方法能夠幫助消費者辨別返青糉葉。
當前,市場上銷售的速凍糉子、熟制糉子等種類繁多的糉子產品,都極少採用新鮮糉葉,因爲每年的糉子消費旺季都在端午節前後,而糉葉採摘季節通常在每年的7到10月份。由於受地域、保存、運輸等環節影響,迄今尚無辦法保證新鮮糉葉綠色長期不變。據介紹,成品糉子的糉葉顏色應爲深綠偏灰黑或黃褐色,決不會有青綠色的竹葉。而一些不法經營者製作的時候在用於浸泡的水中加入硫酸銅、氯化銅等工業原料,讓已經失去了原色的竹葉重新變得色澤鮮綠、新鮮誘人,這就是所謂的返青。據稱,這些含重金屬的工業原料高溫後會浸入糯米,人體中銅的攝入量過大或者長期積累,會使大量銅元素積蓄於肝臟,引起銅中毒。
專家提示,消費者在選購糉子或糉葉時應通過以下三點辨別:1、看外觀:返青糉葉色澤鮮綠,比正常糉葉光鮮誘人;而正常糉葉顏色多爲淡黃色。2、聞味道:返青糉葉包制的糉子煮熟後,糉葉散發淡淡的硫磺味,而沒有正常糉葉散發出的清香味。3、辨煮水:返青糉葉由於經過了化學處理,加熱後,化學原料含量很高,水中的綠顏色比較明顯,而原色糉葉包制的糉子加熱後水的顏色會呈現淡黃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