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6年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逝世30週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恩來畫傳》收錄了1000幅周恩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是迄今爲止再現周恩來生平業績的圖書中圖片最多的,其中部分圖片是首次公開發表。

1898年3月5日(農曆二月十三日),周恩來誕生在淮安城內駙馬巷家中。

周恩來的嗣母陳氏

周恩溥(1899~1944),周恩來的大弟弟,生於淮安,字博宇,乳名“和尚”。長大後,跟隨伯父周貽賡在東北謀事。1938年前往山東謀差。他經常失業、工作不穩定。1944年底,在山東濰坊去世。

周恩壽(1904~1985),周恩來的小弟弟,出生於淮安,字同宇,出生後因皮膚稍黑一些,家裏人給他起了乳名“小黑子”,學名恩壽。1921年考入南開學校讀書,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 年離開了革命隊伍,隻身前往吉林伯父處,任吉林海拉爾鐵路局檢查課的課員。1985 年在北京去世。

周恩來誕生的房間

江蘇淮安周恩來故居正門。 周恩來故居匾額爲鄧小平題寫。
周恩來談家世
對於紹興老家,周恩來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說過:我的祖父名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紹興。按中國的傳統習慣,籍貫從祖代算起,因此,我紹興社會除勞動者(農民、手工業者)外,中上層有兩種人:一種是封建知識分子,一種是商人,這兩種人都是向外發展的。讀書人的出路照例是中科舉。而紹興人則大批地當師爺,在全國各級衙門裏管文案,幾乎包辦了全國的衙門的師爺。師爺在舊戲裏的臉譜是紅鼻子,大概因爲他們都是喝酒的。商人的出路是在各大城市開雜貨店兼賣紹興酒。
對少年周恩來的性格影響最大的人,是他的生母和嗣母。周恩來曾經說過:我的母親長得很漂亮,爲人善良。叔母即嗣母陳氏,是受過教育的女子,在我5 歲時就常給我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唱詞。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
周恩來後來回憶在萬家私塾讀書的日子時說:從8 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本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