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發佈會
原文:國務院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作出批覆 批覆全文
解讀 :城市定位進一步調整 爲北方經濟中心 北京天津定位不衝突
背景:《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公示 國務院常務會通過 修編背後
評論:把藍圖變成現實 我們對未來信心滿滿 網友熱議
|
| 天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 |
北方網消息(記者常悅):9日下午,天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張峻屹通報了《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年一2020年)》修編的背景、天津城市性質定位以及規劃的主要內容。市規劃局負責人出席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張峻屹發言實錄:
|
| 天津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張峻屹通報《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情況 |
各位新聞界朋友:
下午好!
7月27日,國務院批准同意《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以下簡稱《城市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天津城市性質、定位和發展重點,並對天津城市發展、建設與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標誌着今後15年天津城市建設的藍圖已經繪就。
下面,我向大家通報四個方面的情況。
第一,關於《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背景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天津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解放以來,多次組織編制總體規劃層面的方案。1985年在李瑞環同志主持下編制的《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覆實施。這是我市首次編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總體規劃,規劃期限爲1986年到2000年。該規劃確定的天津城市性質是:“具有先進技術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開放型、多功能的經濟中心和現代化的港口城市”。規劃提出“一條扁擔挑兩頭”的城市佈局結構,並首次明確了天津的城市空間結構由單核心向雙核心發展,提出了“全市工業佈局向沿海地區轉移”的重要思路。1994年,市政府根據新的形勢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於199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實施(以下簡稱“1999年版總體規劃”),規劃期限爲1996年到2010年。該規劃確定了“天津市是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要努力建設成爲現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的城市性質。規劃確定“繼續深化和完善‘一條扁擔挑兩頭'的城市佈局結構,形成以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爲軸線,由中心城區和濱海城區及多個組團組成的中心城市”;“繼續實施工業東移戰略,形成新區帶動老區,老區支持新區,新老並舉,共同發展的格局”。
實踐證明,上述兩個版本的《城市總體規劃》都符合當時天津市城市發展的特徵和需要,在長遠發展問題上顯示出較強的預見性,爲我市城市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別是對濱海新區的建設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 濱海新區各項建設和經濟發展在原有較高的平臺上繼續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圖爲從空中俯瞰的天津港。 |
隨着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經濟綜合實力的增強,天津城市的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歷史性機遇。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提出了以人爲本、科學發展的先進理念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對天津城市規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爲標誌,中央政府將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納入了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佈局,要求我們必須站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度,也就是站在提升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的國際競爭力的高度,來規劃天津特別是濱海新區發展的未來。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情況,就是隨着“三五八十”四大奮鬥目標的全面實現和“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天津城市發展進入了追求更高水平、更加協調發展的新階段。天津港、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擴建,京津城際客運專線、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線以及天津對外的鐵路通道等一批區域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啓動,大乙烯、大煉油、天鹼搬遷、空客A320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先後實施,以及區縣經濟發展速度逐步加快,原來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部分目標已提前實現,有些產業功能區要重新規劃佈局。爲了進一步適應新形勢下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需要,亟需對1999年版總體規劃做出相應的調整。爲此,從2004年5月開始,經建設部批覆同意,我市開展了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