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汶川縣疾控中心主任陳紅
災情嚴重的汶川消毒藥品已基本用完。
14日下午4點,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所所長祝小平,白底紅字的袖章戴在胳膊上。在他辦公室裡的椅子上,兩個旅行袋已經准備好。裡面裝著四川省政府15號下發的《關於切實做好地震災後疾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和一本前一天出爐的《四川省地震災害衛生防病現場操作手冊(試行)》。
祝小平和他的90個同事將在今天奔赴各災區。
時間、時間!每一秒鍾的時間,都意味著將瘟疫阻止在半路上。
記者了解到,衛生部已經派出17支專家隊伍來到成都。16日,成都市疾控中心超過500人的50支小分隊,已經挺進成都周邊較為嚴重的都江堰市、彭州市以及崇州市等受災地區。
隨著疫情防治的日益緊急,成都市區,各大藥店的白色口罩和一次性塑膠手套都十分吃緊。早上,連轉三條大街、七八個藥店,纔總算買到10個口套,4雙塑膠手套。口罩3元/個,塑膠手套1元/個。好多藥店的店員一聽問口罩,都搖手表示沒有。
但遠而道路艱難的災區的情況嚴重得讓人揪心。
連日來,在青川各地救援的部隊只有少數幾個接觸屍體的人纔戴口罩。16日下午,日本國際緊急救援隊抵達青川縣中醫院展開救援工作時,統一戴上口罩,但周圍的當地工作人員都沒口罩可戴。
在各安置點鮮見專門負責消殺滅工作的醫務人員。上廁所成了大難題,原來建築物內的廁所都不能使用,大家只能在附近隨便挖個土坑『方便』,糞便也無人處理,遠隔10多米還能聞到臭味。
走在街道內,不少地方都能聞到腥躁味。青川縣政府內的救災指揮中心也不能幸免,帳篷旁幾米遠一處有牆的路邊就能聞到濃烈的臭味,該縣縣長陳正永站在那旁邊,接受媒體采訪長達半小時。
該縣疾控中心副主任說,在救援物資極其缺乏的情況下,衛生無法保障,但目前基本能做到對死者的遺體第一時間進行消毒並火化。現暫未在青川境內發現風疹、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腹瀉、痢疾等腸道傳染病。
而在災情嚴重的汶川,目前消毒藥品已經基本用完,『今天下午州裡再不送來就沒了』,汶川縣疾控中心主任陳紅說,『我們已經拿出一些過期的消毒藥品使用』。除此之外,滅蚊、滅蠅藥品缺乏,蒼蠅蚊子密度無法控制。飲用水消毒藥片15日就分發完畢。大型消毒噴霧器缺乏,只能手動消毒器械。
由於人員缺乏,只能尋找志願者幫忙抬器械。另外,中心工作人員也面臨自身的困難。沒有帳篷,無法安心睡覺。每個人一天半斤糧,喝了多天的稀飯,燒飯時用死者的家具做柴火。飲用水無法保證。防護口罩用光。
記者在路上還遇到了汶川威山中學一名高一學生王添。他和6名同學自願成為疾病控制中心的志願者,最小的上小學四年級。有的用掃帚掃地,有的撿垃圾。王添自己買了一瓶殺蟲劑向四處垃圾桶噴灑,『原價32元,老板聽說是志願者,只收了我30元』。
從12日發生災情到昨日。陳紅每天只能在車裡或者板凳上小睡一兩個小時,聲音嘶啞。發生地震時,正准備出差,已經離開汶川10多公裡的她立刻返回,和附近縣裡的疾病控制中心人員一共62人投入工作。與他們一起的,還有20多名志願者。
陳紅說,他們幾天的工作是查看各地環境,向災民宣傳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由於停電,他們每天抽空手寫了500多份《災後防病注意事項》,『晚上沒電,開著手電筒寫』。
《事項》寫好後,由工作組帶往可以到達的5個鄉鎮交給當地部門,分發宣傳。
好的消息是,16日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0餘名疾控人員經過兩天長途跋涉800多公裡後,終於抵達了汶川縣城,一到汶川疾控人員立即在災區的飲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災區居民集居地點的環境衛生以及屍體處理等問題上提供技術上的專業指導,陳紅有幫手了。
記者了解到,綿陽、德陽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青川已經展開了疾控工作。
17日記者到達北川看到:早上8點25分,來自綿陽、瀘州、江蘇、河南、內蒙古、自貢等地的疾控中心防疫人員和第三軍醫大的防疫隊聚集到西羌上街北川大酒店門口,准備對全縣進行大規模集中防疫。西羌上街位於湔江東側北川新城區,從西羌上街往西跨過扭轉拱翹的黃色鐵皮橋就能到達湔江西側的北川老城區。地震引發了嚴重的山體滑坡,老城區並不脆弱的建築基本被垮塌的山石松土埋葬。這裡的屍臭明顯比新城區濃。
至少30臺電動噴霧器在湔江東側聚集放置。防疫人員開始現場配制消毒水。白色的消毒粉有效氯含量超過50%,防疫人員從湔江取水調制藥水。碧綠清澈的湔江水和震後縣城的滿目瘡痍對比強烈。參與防疫戰的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人許汴利說,氣溫昇高加速了屍體腐爛,孳生各種病菌,湔江水肯定會受到影響,這裡的水不能喝,也不可用來洗手,但是配制消毒藥水沒什麼大問題,只是藥水濃度要加大。
據記者現場初步統計,共有近200名專業疾控人員參與昨日大規模防疫戰。事實上,防疫工作並非從昨日開始,『我們13日凌晨1點徒步進入這裡開始進行防疫。』綿陽市梓潼縣疾控中心書記胡勇說,而來自梓潼縣的防疫人員也只是進入北川的第2批。更早的一批是綿陽市疾控中心的防疫人員。而另一批至今堅持在北川從事防疫工作的是來自災區本地的志願人員。
北川大規模集中防疫從17日上午9點開始。專業防疫人員身著連體式防護服、戴著N95口罩、手套、膠鞋分散到全城。集中防疫的重點在屍體存放處、垃圾場、生活區。除了噴灑消毒水,還要噴灑廣譜殺蟲劑和滯留性殺蟲劑進行蟲媒消殺。
除了人工噴灑,防疫隊還調來像天文望遠鏡一樣的電動噴灑車對縣城主要道路兩側廢墟進行噴灑。對這種人工機械手動噴灑方式的防疫效果,江蘇和四川防疫隊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這種噴灑方式可能在未來幾天的防疫中效果有限,『因為噴灑區域限制大,藥水滲透深度有限。』他們想建議飛機噴灑,但考慮到飛機噴灑的廣度和深度大大超過人工機器噴灑,會對廢墟下的幸存者產生不良影響。
17日下午3時後北川城區內部分道路出現積水,加之18日高溫,屍體腐敗速度加快,北川附近的空氣越來越糟糕。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這天緊急發布了『災區防疫十項注意』,以指導從當日開始的大規模防疫工作。在山路的交界處,醫療隊醫生們給每一個走出來的災民分發消毒藥品,讓他們對手、對身上的衣服進行簡單消毒。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江大紅)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