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術篇:中國速度 跑贏世界
『一列京津城際的列車共由4萬5千多個零部件組成,這些零部件、電線、電纜首尾鏈接起來,長達40餘公裡。直接參與這個項目的工程技術人員共計5萬多人,企業共計200餘個,我們用4年的時間,交出了一份國產化率高達85%的答卷。』
說起京津城際的誕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也是京津城際的總設計師張曙光如數家珍,語氣裡充滿了仿佛父母對孩子般的寵溺和驕傲——正是這樣一組數字,勾勒出京津城際從設計規劃投產施工到最終成功運行所走過的不平凡的裡程。2008年6月24日,國產『和諧號』CRH3型動車組列車在京津高速城際鐵路上創造了時速394.3公裡的紀錄,創造世界上投入運營列車的時速最高紀錄。這是中國鐵路進入高速時代的莊嚴宣告。
京津城際鐵路是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研發的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第一條運營速度達到每小時350公裡的高速客運鐵路專線。而世界上其他幾個少數掌握高速鐵路技術的國家,如法國、德國的高速鐵路時速只有300公裡,日本新建的一條高速鐵路當初設計最高時速為360公裡,但由於試驗時很多參數沒有達到標准,實際投入運營的最高速度只有每小時320公裡。可以這樣說,我們僅用了4年的時間,依靠我國自己的研發力量和技術支持,掌握了高速列車的9大核心技術和10項主要技術,取得了發達國家發展幾十年所取得的成績:中國速度跑贏了世界速度!
京津城際創造了多項『國內首次』:在我國首次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博格板無砟軌道技術,與普通有砟的線路相比,京津城際軌道的鋼軌由於鋪設在全線連成一體的巨大軌道板上,代替了傳統的碎石路基,線路平順性、穩定性、安全性都大大提高,由於軌道精密到梁面前後左右上下一米范圍內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這樣既確保了每小時350公裡的設計時速,而且可以保證路面平順性能好,列車在上面行走時不顛簸。
特制百米鋼軌首次在國產時速350公裡的鐵路上成功運用。運用軌道牽引車,通過衛星定位系統確定基線再經過高精度的儀器定位可以實現軌道誤差不超過1毫米,在這樣的鐵軌上列車運行時經過的接頭數量大大減少,火車行進中不再產生乘客熟悉的『咯?』聲,經過接頭時給乘客所帶來的不適感也將大大減輕。這一鋪軌技術也將提高列車高速運行時的安全性。
在京津城際鐵路全程建設中,橋梁的長度佔到了線路總長的87%,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樣的設計施工主要是考慮了京津城際鐵路沿線城鎮密集,城鎮之間距離很短,高速鐵路架設在橋上,可以減少對鐵路沿線城市規劃布局的影響。其次,京津之間道路密集,鐵路線要通過非常多的環路、高速公路及河流,直接架設在橋上,可以避免路基和橋梁間的頻繁過渡,保證行車平穩、舒適、安全。此外,京津之間耕地稀缺,采用橋梁為主體,可以減少佔地,節省土地資源。
據介紹,在京津城際高鐵列車上服務的每個乘務員,都是在京津客運段裡百裡挑一經過層層選拔培訓的『精英』。
不僅要求業務過硬,京津城際的乘務員在身高、體重、儀態甚至舉手投足都采取『高標准嚴要求』。每個乘務員身高必須在165—168厘米之間,體重在65公斤以下,全程站立服務,每趟行車30分鍾內乘務員要在所負責的車廂內巡視7-8次,車長要整列車巡視2次。服務時,乘務員必須保持微笑,微笑時要露出6-8顆牙齒;引導乘客時需采用和身體呈45度右手指示方向;送迎乘客需15度角鞠躬示意;回答乘客詢問時雙手要半握拳放在腰部位置……難怪乘坐京津城際的市民都贊嘆,這標准,不光堪比空姐服務水平,都夠參加選美了。
京津城際鐵路建設屢屢奪冠
萬人建設大軍奮戰天津站交通樞紐工程迎奧運重點建設項目,通過科學組織,頑強拼搏,日夜奮戰,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最終優質高效完成了建設任務。如今的天津新客站面貌煥然一新,身著節日盛裝的天津站新客站和京津城際鐵路昨日正式投入運營。
為保證高水平、高速度建設完成京津城際鐵路、天津站站前主副廣場、李公樓立交、海河東路隧道以及周邊相關道路等市政配套工程,樞紐工程指揮部各級指揮管理人員及全體參建員工日夜奮戰在工程建設一線,堅持每日早晚兩次工程協調例會制度,研究工作、部署任務;領導堅持帶班夜間巡查制度,指揮在一線、督查在一線、吃住在一線,從而極大地鼓舞了參建人員的士氣。據統計,施工高潮時參建人員最多達13000多人,他們相互配合,互相支援,各盡其責,終於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天津站迎奧運工程;京津城際鐵路建設創下了全國鐵路建設多項一流。
京津城際鐵路建設大量采用國際領先建設技術。大面積采用無砟軌道技術創全國鐵路建設第一。試驗效果顯示,車輛時速達到394公裡時,列車脫軌系數為0.42,安全臨界值為0.8,說明京津城際鐵路的軌道結構質量達到一流水平。
京津城際鐵路首次采用500米長鋼軌工地焊接施工工藝,跨區間進行長大無縫線路鋪設,主要結構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線下結構與無砟軌道系統實現了高精度對接;技術質量之高創中國鐵路建設史之最。在鐵路耐久性設計、施工,在景觀設計和環境保護技術方面,在路基設計、施工方面,在橋梁設計、施工等方面均創造出全國鐵路建設的一流成績。
天津新客站、站前主副廣場、李公樓立交、海河東路隧道以及周邊相關道路等市政配套工程建設同樣創造出了優異的成績。
天津站站前主、副廣場改造、龍門大廈、郵政樞紐、行包樓立面整修工程建設進度均超過正常計劃周期。短短幾個月時間即完成綠化工程4萬多平方米,栽植樹木數千株。同時在主、副廣場地下各建設完成一座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停車場。李公樓立交橋同樣高速優質改建完成。同步建設的天津站鐵路樞紐配套項目五經路地道工程,地道全長1554米,南連大沽橋,北接華龍道,下穿進步道、建國道、京山鐵路、地下直徑線、城際鐵路和新廣路,施工難度相當大,施工單位千方百計采取措施,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高速優質完成了施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