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最近正式批覆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的第一個地方機構改革方案。改革涉及上海市政府約一半的現有部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據悉,將有15個委局被撤併,以解決政府下設部門職責交叉、權責脫節、辦事效率不高、綜合協調能力不強等問題。
機構改革計劃顯示,調整後,上海市政府將設置44個工作部門。市政府下屬機構將減少一個———社會服務局,該局職責將被分別劃入其他相關部門。而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則將由原來的市屬機構,降爲司法局內設機構。
這次機構改革的難點主要涉及“小部門”變身“大部門”的整合。包括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等重要委局在內的15個機構,都將面臨撤併。而新設機構則有商務委員會、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等6個。上述舉措的目的,在於加強各部門間的綜合協調能力。
比照“大部制”改革後的中央政府機構設置可以發現,上海此次機構改革的目的,“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與中央對接。”一位市政府官員透露。
其中,經濟委員會、信息化委員會合併成立的“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恰與年初組建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銜接;藥監局重歸衛生局管理的做法,也與年初“大部制”改革中的做法一致。
此前暫未與中央對接的部門,如經委和外經貿委,此次也通過組建商務委員會,重新進行了對接。此外,隨着國家環保總局升級爲環保部,原來級別略低的上海市環保局,亦在此次機構改革中得以升級,由政府直屬機構變成了政府組成部門。
上海方面稱,此次機構改革的目標將有“四個重點”:加強和完善重要行業管理體制;加強與整合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優化和完善城市建設、交通和管理體制;實行大部門體制,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對於外界關心的“會否裁員”問題,有關人士稱“可能性很小”。本輪撤併中,並不會有政府職能真正被撤銷,相關工作人員多數將被派往新設部門繼續任職。若幾個部門在同一項工作上人員設置重複,就有可能會以“自然流失”的方法裁汰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