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科學判斷形勢,是謀劃發展、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當前,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目前金融危機本身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這場金融危機對我縣經濟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效應,特別對鋼鐵、有色金屬、金屬加工制造等重點產業構成較大衝擊,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加大。能不能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在困難中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勢頭,是對我們應對復雜局面、推動科學發展能力的重大考驗。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危機意識,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工作准備。
當前形勢下,我國正進入新一輪經濟發展周期。從國家層面看,為克服金融危機影響,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把保增長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了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有力舉措。從天津情況看,建設我國北方經濟中心的各項工作加速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保持強勁態勢,三個層面聯動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具備在危機中逆勢而上的獨特優勢。在新的特定背景下,靜海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考驗,不僅決定著今年,而且關系著未來。在金融危機的考驗面前,對靜海來說,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努力保持較快的增長,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歷史的經驗表明,一個地區可以在長期培育中發展壯大,也更能夠在緊要關頭、危機時刻通過自身努力實現『截彎取直』、『彎道』超越。靜海沒有一個較長時期的快速度,就不能明顯提高我們的綜合實力,就不能較好地解決就業和民生問題,就不能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收入水平,更不能盡快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臨危不亂,沈著應對,逼出超常思路和管用招法,逆勢開創加快發展的新局面。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充分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適時制定了《靜海縣城鄉總體規劃》和《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總體規劃》。這兩個規劃牽動全局、影響長遠,與其它已經完成的各類專項規劃共同構成了比較完整的縣域規劃體系,是指導靜海未來加快發展的基本依據和遵循。按照規劃,我縣未來發展的功能定位是: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區域性物流中心;生態宜居城市。我們一定要堅持高標准、高水平實施規劃,努力把美好的藍圖變成現實。
從現在到2011年,是加快靜海發展的關鍵時期。縣委九屆七次全會在深刻分析當前形勢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未來三年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這就是,東進西聯,打造中心;園區帶動,三業並舉;新城引領,一體推進;民生為本,強縣富民;苦戰三年,打造一個更為繁榮、更具活力、更加和諧的新靜海。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以上;財政收入在2008年基礎上實現翻一番,年均增長28%;固定資產投入累計完成400億元以上。為此,政府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辦成以下四件大事。
(一)優化產業結構,構築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成100平方公裡林海循環農業示范區、50平方公裡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30平方公裡東部工業集中區、10平方公裡現代物流區和1平方公裡高端商務文化區,構建現代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體系。
(二)加快城市化進程,構築『一帶、兩城、四星』現代化城鎮體系。建設南運河城鎮發展帶及生態文化帶,彰顯靜海歷史和現代文化風韻。靜海新城搭建起城市框架,完善區域中心功能,建設綠色新城、宜居新城、人文新城。團泊新城初步建成10平方公裡起步區,建設科技研發、教育體育、創意產業、旅游度假為主的生態新城。建設獨流、唐官屯、中旺、王口4個明星鎮,展示現代小城鎮風貌。
(三)大力提高承載功能,構築基礎設施支橕體系。構建『十縱、七橫、一環、四聯』的公路網框架,基本形成『23456』快速交通圈,明顯提高區域通達能力。加強電力、通訊、供熱、供氣、供水等配套設施建設,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推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構築民計民生保障體系。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教育綜合水平保持全市前列。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勞動者充分就業。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准,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職工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人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明顯增強。
各位代表,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更是全縣人民寄予的重托。我們必須開拓進取,奮力拼搏,加倍努力,不辱使命,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