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被媒體記錄下來的很多瞬間感動了中國,解放軍官兵從廢墟中救出的那個年幼的『敬禮娃娃』,就是讓人記住的一個。今年5月3日傍晚,本報記者在綿陽市高新區某小區,見到了小郎錚和他的媽媽吳曉紅。
由於爸爸、媽媽還在北川縣上班,距離綿陽市很遠,一兩個星期纔能回一次家,平常就由外婆、外公照顧他,因為五一放假郎錚纔見到了媽媽。在客廳的一塊小地毯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衝鋒槍、小卡車、坦克、孫悟空,還有他最喜歡的奧特曼,足有二三十件。見到記者,『叔叔好!』郎錚禮貌地向記者打招呼,明亮的小眼珠來回轉著,透出一股聰明和機靈。記者發現小郎錚比去年胖了不少,只有左胳膊上的一大片疤痕,還在告訴人們大地震曾經給這個孩子的身體帶來過傷害。
『敬禮娃娃』感動全國
2008年5月13日清晨,在汶川大地震過去十幾個小時之後,一名年僅3歲的小男孩被解放軍戰士從北川曲山幼兒園的廢墟中救出。這個左臂受傷的幼童躺在一塊小木板做成的臨時擔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解放軍叔叔敬了一個禮,這一瞬間被相機定格下來,『生命的敬禮』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從此這個孩子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敬禮娃娃』,他也成了汶川大地震中,堅強、感恩的代名詞,他就是小郎錚。
郎錚獲救後被送到了綿陽市404醫院並做了手術,5月23日,溫家寶總理到醫院看望受傷群眾時,特地到監護室看望了小郎錚,溫總理俯身親吻了小郎錚,調皮的郎錚用手遮住半邊嘴巴回答溫總理的問題,總理稱贊他是:『勇敢的郎錚、堅強的郎錚、懂事的郎錚』,還鼓勵他向解放軍叔叔學習。這期間郎錚還向溫總理敬了一個禮。幾天後,小郎錚被轉往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並於7月痊愈出院。
記者與郎錚的媽媽吳曉紅交談時,問道:『您問過郎錚沒有,他被救出來後為什麼用敬禮的方式表示感恩,為什麼沒有采用其他的方式?』吳曉紅答:『問過。我曾多次問過小郎錚為什麼要「敬禮」,每次小郎錚都說「我當時沒有哭,是解放軍叔叔把我救出來的,我要謝謝他們」。』吳曉紅說,郎錚的爸爸郎洪東是警察,孩子從小就喜歡戴著他爸爸的帽子,給外公外婆敬禮。孩子特別喜歡解放軍,愛看部隊打仗的電視劇,學著解放軍的樣子走正步。
逐漸走出地震陰影
吳曉紅說,大地震給災區的人們帶來的傷害太大了,給小郎錚的心理帶來陰影。由於被埋在廢墟下十幾個小時,地震以後,郎錚一直懼怕黑暗,害怕一個人呆在房間。震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要開著燈睡覺,還時常在夢中驚醒,哭鬧著不肯再睡,也不敢一個人去廁所。每天晚上只好開著燈,把他哄睡後再關燈,上廁所時就拉著大人的手。而現在,經過一年的恢復,郎錚不但適應了關燈睡覺,而且上廁所時也可以一個人去了。
如今,小郎錚已經慢慢地走出了地震的陰影,他目前已經恢復了一個孩子應有的天真和可愛,臉上已難見災難帶來的恐懼和不安。前不久,去重慶某部隊感謝救他的戰士們,當看到部隊播放去年救援的碟片時,郎錚對媽媽說:『不怕,我不怕!』郎錚的媽媽說地震兩個月後,郎錚把地震當時經歷的過程都說了出來,被埋在廢墟下後,小郎錚意識很清醒。現在,他通過震後的電視新聞已經知道了北川、青川、泥石流和餘震。家裡人每次提到北川,他都說:『不回北川,那裡有餘震。』
吳曉紅對記者說,現在一家人最大的期望就是郎錚能夠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像一個普通小孩一樣活潑健康地成長。
震後更懂得感恩
吳曉紅說,去年11月傷情痊愈後,綿陽的一所部隊幼兒園免費接收郎錚上了中班,並很快融入了新幼兒園的生活。曾經有人送郎錚一套小迷彩服,因為對軍隊有感情,他特別喜歡,天天都穿著,只有髒到不行了,纔肯脫下來讓外婆洗。郎錚也特別喜歡和幼兒園的小伙伴們一起玩,『他平常就喜歡到公園去畫畫,覺得自己最擅長的是畫蘑菇房子』。幼兒園老師經常表揚小郎錚,理解能力強、積極回答問題,而且很有禮貌。
小郎錚平時喜歡聽警察、英雄的故事,喜歡動畫片中的『宇宙英雄』奧特曼,當警察的父親一直都是他的偶像,還喜歡和父親做『立正、敬禮』的游戲。前兩天,他還纏著媽媽帶他去學跆拳道。在爸爸媽媽眼裡,小郎錚過去很淘氣很調皮,而現在懂事了很多。地震之後,孩子懂得了感恩,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年去北京的時候,郎錚在機場看到了紅十字會的募捐箱,就問爸爸是做什麼用的,爸爸解釋說是捐錢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接著郎錚就找爸爸要了錢放了進去。從此,郎錚每次看到募捐箱,都會找爸爸媽媽要錢放進去。吳曉紅說,孩子成名與否不重要,最關鍵是成人。我只希望他能成為一個身體好、品德好,懂得感恩和回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