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手術前,王少林檢查患者身體。
最近,天涯、貓撲、大渝網等網站論壇上,熱傳著一個被稱為『最牛支農外科醫生』救死扶傷的帖子,講述了一位支農醫生從想混日子『鍍金』,到成為城口縣骨科『最高學術權威』的故事。
是什麼成就了『最牛支農外科醫生』?答案是:一名年輕病人要求『安樂死』的哀求……
『安樂死』喚醒良知
經過400多公裡長途顛簸,11月14日中午,記者抵達『最牛支農外科醫生』王少林目前所在的城口縣人民醫院。
四樓手術室大門緊閉,幾名家屬焦急地在手術室外踱步。長時間無聊等待,下午3時10分,手術室大門打開,一個高1.7米左右、身穿墨綠色手術衣的中年男子出現在記者面前。他,就是網上熱傳的『最牛支農外科醫生』王少林。
『我這「最牛支農外科醫生」,是患者要求安樂死的哀求成就的。』王少林接受記者采訪時笑著說。
『醫生,你打一針讓我睡過去算了。』6月20日上午,騎摩托車和朋友玩飛車特技摔傷,得知城口縣人民醫院無條件開展手術、主城區大型醫院也無法控制醫療風險,多次自殺未果的21歲城口青年李成勇苦苦哀求王少林,要求『安樂死』。
李成勇騎摩托車和朋友玩飛車特技時,胸5椎體爆裂性骨折伴截癱、多根肋骨骨折伴血氣胸,由於家境貧困,父母放棄送他到主城區治療。
李成勇受傷處緊附著胸主動脈和下腔靜脈等重要大血管,手術一旦損傷其中任一結構,後果不堪設想。同事悄悄叮囑王少林,對這樣『生命禁區』的手術,縣級醫院的醫生應以『安全第一』原則面對。
『病人現狀已很不幸了,醫生不能袖手旁觀。』多次與李成勇和家人溝通後,王少林大膽走向手術臺……後來,醫院宣布首例上胸段脊椎骨折手術圓滿成功。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不是李成勇要求安樂死喚醒我的職業良知,恐怕我還會繼續「潛伏」到支農期結束。』王少林說這話時,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曾經只想『鍍金』
從2005年開始,我市啟動的『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項目』,由17家市級三甲醫院累計派出350名醫師,對口支援我市14個國家級貧困醫療機構。王少林,是350名受派醫師下鄉支農的一員。
王少林是市中山醫院一名骨科醫生,從醫16年,現年41歲的他在醫院的頭銜是副主任醫師,『在大醫院,大家平臺都一樣,晉昇、職稱評定沒什麼捷徑,只有熬時間。』
今年5月,國家衛生部『萬名醫師下鄉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項目』啟動。『機會來了。』按慣例,下鄉支農是『鍍金』的好機會,王少林主動請纓。受醫院選派,他成為支援城口縣人民醫院醫療隊隊長。5月30日,他率醫院另外3名醫護人員前往城口縣人民醫院支農一年。
到了城口醫院,王少林纔了解到,曾經有位支農醫生忍受不住城口縣的枯燥乏味和落後,在醫院呆了不到一個月就開了小差——影響很不好。
『我現在纔理解有的醫生寧願受處分也要回主城的原因,這裡確實沒有「搞頭」。』王少林說,城口沒有大城市的燈紅酒綠,沒有病人的前呼後擁,更沒有藥品和器材『回扣』,不論從業餘生活還是經濟收入,『沒有一點能支橕我保持興奮留下來。』
還有,礙於縣城醫院的醫療條件,怕擔風險,王少林初到醫院的一段時間始終進入不了『狀態』,抱定在醫院『混完一年支農期,回去就有晉昇硬杠杠』的心理,在痛苦的煎熬中『潛伏』下來。
成為『最牛』醫生
不過,第一次小露身手後,在李成勇家屬、醫院醫護人員詫異而熱情的眼光中,王少林找到了做醫生的自豪和自信。『你看嘛,5個月時間,我已經做了82臺手術。』
『讓我決心紮根城口的,除了李成勇,還要算上李順田。』王少林回憶,7月初,他接診了因長期體力勞動導致腰椎滑脫、沒錢在主城區大醫院治療而放棄手術的李順田。面對73歲的李順田,王少林心痛了,山區人民缺醫少藥的現實,讓他完全放棄了混日子的想法,『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生命從我眼前無情消失。』
7月3日,王少林第二次拿起手術刀,再次完成了醫院首例腰椎滑脫植骨內固定術,在為李順田降低一大截醫療費的同時,他的內心得到了徹底的洗禮。
隨後,除了上胸段脊椎骨折和腰椎滑脫植骨內固定術外,5個月時間裡,他還開展了醫院首例復雜骨盆髖臼骨折手術、膝關節置換術、O形腿矯形術等10多種新手術。
今年9月底,工作表現出色的王少林被城口縣人民醫院聘任為掛職外科副主任。
『他是所有支農醫生中最敬業、最堅守工作崗位、最呆得住的人。』一直默默觀察王少林的城口縣人民醫院院長徐中培說。
10月6日,『最牛支農外科醫生』的帖子出現在天涯、貓撲、大渝網等網站論壇上。一些網友說,這樣的醫生是好醫生,應該表揚……
帖子是誰發的?王少林懷疑是城口縣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或『飛車少年』李成勇發的。對於網友的評論,他謙虛地說:『其實我沒有帖子中說的那麼好,他們太抬舉和拔高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