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家住天津市河東區二號橋街建新東里的王志敏,原來是河東區教育中心的心理學教師。由於類風溼病轉移到眼睛,1994年她雙目失明。病情開始穩定之後,她開通了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的義務心理諮詢熱線,利用自己的專長,爲學生們免費解心結。
在王志敏家,身着一件大紅色毛衣,戴着一副墨鏡的王志敏告訴記者:“1994年我雙目失明後病休在家,經過一段痛苦的掙扎和思考,覺得雖然自己失明,但不能真的悶在家做個廢人,應該主動來做些事情,於是我就開始學習英語、法語和用讀屏軟件使用電腦。”爲此,她還請南開大學外語系的學生志願者幫她購買教科書。當時,一位來自湖南名叫馮騰的女學生,爲了給她省下幾塊錢的書款竟然跑了大半個天津市,最後在王頂堤的一家打折書店裏買到了王志敏所用的書。這件事情對王志敏的觸動很大,王志敏說:“就衝着馮騰爲我的付出,我也要學好外語,而且這件事讓我增加了爲社會做些善事的決心。”隨後的幾年裏,她從網上搜集了600多篇高水準的心理學專業資料。在豐富了專業知識後,她在2001年開通了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的義務心理諮詢熱線。
熱線開通後,她每天接的電話量少則一兩個,多則十幾人次;每個電話短則幾分鐘,長則兩三個小時。一天,一名大港的女中學生打通了熱線電話,稱她的母親將她鎖在屋子裏不讓她出去,她認爲自己很孤獨,想輕生。王志敏細心地引導着勸慰着,讓女學生把憋在心裏的話一點點講出來。一通電話打了兩三個小時,最後,女學生終於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可是,電話剛掛斷沒一會兒,女學生再次打來電話,說:“王阿姨,我自己在家特孤獨,我就想和您說說話。”就這樣,在一天時間裏,這位女學生給王志敏一共打了7次電話,直到家長下班回家,她才放下電話。王志敏告訴記者,“這位女學生再沒有打來過電話,我想她經過心理輔導,內心的結打開了,能和家長正常相處了。”王志敏在主持義務心理諮詢熱線中,常常被一些問題所觸動。這些問題看上去也許很小,但它們觸及孩子們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心理輔導,不少學生放棄了極端的想法,能夠正常面對困難和問題。
現在,除了接聽孩子們心理諮詢電話外,她還通過互聯網聊天軟件,義務爲小學生在線輔導《新概念英語》。當記者問王志敏爲什麼不求報酬做這些事情時,王志敏說:“我就是想爲社會多做些事情。雖然我雙目失明瞭,但幫助別人讓我感到了自己不再是個廢人,爲此我特別高興。”(記者 郭子斌 實習生 呂 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