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魚塘的水面上長期漂着油污,看護人卻熟視無睹。日前,港南治安分局根據這件蹊蹺事,打掉近3年來以魚塘爲掩護,“開井放油”作案120餘次的盜油團伙,抓獲“油耗子”5名。
奇怪的“污染”
2009年夏天,公安港南治安分局轄區某採油區的女化驗員小孫拎着油桶,到各個油井取油樣,準備帶回去化驗,手上不小心沾到一些原油,她環顧四周,見前方一百米處有個水塘可以洗手,走過去發現這是一個魚塘,雖然手上的油不多,但如果在魚塘裏洗手,造成污染是要負責任的。正準備離去,無意一擡頭,發現魚塘中央的水面上漂着一層淡淡的油污,距離自己站的地方有十幾米遠。看來這個魚塘已被污染,魚塘的主人可能會索賠,近幾年這樣的事情並不鮮見。
小孫立即向採油隊領導彙報了此事,隊裏專門詢問了開採單位,但對方稱最近並沒有村民因污染問題提出索賠,經檢查附近油井,也沒有發現漏點,這件事就此被擱置。
神祕的“魚塘”
兩個月後,港南分局刑偵一大隊民警下片走訪時,調度人員無意中提到了魚塘被污染的事,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按理說,發生污染後,魚塘的主人不可能坐視不管,一點反應都沒有,難道這裏面有蹊蹺?”
民警對魚塘展開了暗中調查。經查,魚塘的東北角有一間平房,裏面住着一個看魚塘的男子,此人對污染一事隻字不提。不久,夜巡民警也發現了問題,每隔幾天就會有農用車從魚塘附近駛出,車上裝滿了東西,用苫布蓋着,看起來很像是油桶。民警一方面與採油廠聯繫,通過對輸油量比對分析,發現這口油井長期以來輸油量呈現不規則變化,基本可以確定附近隱藏着一條偷油管線;另一方面,民警對魚塘的承包人、看護人展開了祕密調查,摸清對方的身份。
驚人的真相
今年春節前夕,在掌握大量證據的基礎上,港南警方調集20餘名民警,突然行動,一舉將居住在大港區太平鎮的張某等三男兩女全部抓獲。
該團伙主犯張某、劉某對長期偷油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至此,民警終於弄清了魚塘被“污染”的祕密,從而徹底揭開了這個隱藏近3年的盜油團伙的神祕面紗。早在2006年初,村民張某與劉某多次密謀,準備盜竊原油,牟取暴利。由於警方對打孔盜油、開井放油等涉油案件的打擊力度很大,兩人沒敢輕易下手。經過冥思苦想,他們琢磨出了一個以承包養魚池爲幌子、盜竊附近輸油管線內原油的主意。
經多次“實地考察”,他們承包了上文提到的魚塘,因爲附近100米開外就有油井,但產量不大,不容易引起注意,且地處偏僻,周邊道路複雜,有利於逃跑,之後他們偷偷在油井下挖地3尺,在輸油管上打孔後焊接閥門,接出了近400米的偷油管線。爲掩人耳目,他們沒有將管線直接引向魚塘,而是先向東繞了一大圈,纔將深埋於地下的偷油管線引入魚塘深處。他們每次都選擇夜晚開井放油,但每次開啓閥門的幅度很小,以確保輸油量的變化不致引起懷疑。將油放進魚池後,他們再僱傭王某、宋某等人從水中收集原油,打撈裝袋,然後租車將原油賣到河北省的多家收油點,從中牟取暴利。
經查,自2006年起,這夥“油耗子”以養魚池爲掩護,以“開井放油”的方式盜油作案120餘次,總計盜竊原油近20噸,總價值近10萬元。目前,張某、劉某等5名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拘。(記者常健通訊員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