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 |
對今年通脹預期有準備
將採取措施
今日下午3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主題爲“工業結構升級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集體採訪。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將出席集體採訪並回答問題。
在談到有關PPI的問題時,李毅中表示,1、2月工業品的市場價格增長4.9%,外購的燃料、動力、原材料增長9.1%,一直到去年年底還是一個負值,一下子由負變正,而且上來這麼多。所以,在總理的報告中也講到,對今年通貨膨脹的預期要有所準備,要有措施,提醒我們注意。
中小企業去年利潤18.2%
國企負擔重
有記者提出,趙啓正在“兩會”首場發佈會上發佈的數據指出,2009年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同比主業務收入,私營企業增長了18.7%,國有企業降低了0.2%。利潤方面私營企業總利潤增加了17.4%,而國有企業總利潤增長是負4.5%。請問這樣一個發展情況達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目標了嗎?未來一年或更長時間的目標是什麼?
針對記者提出的問題,李毅中說:“我看到1、2月的報表,剛纔說到總的工業增加值是20.7%。如果按所有制分的話,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是20.7%,股份制企業爲22.2%,外商和港澳企業是20.3%。趙啓正同志說的是全年數據,這個數據肯定是真實、正確的,他的觀點我也是贊成的。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其他所有制的企業,大家應該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各自揚長避短,取得共同的發展。”
李毅中指出,從1、2月份的數據看,增加值的數字差不多,從利潤角度看,如果去年仔細分的話,中小企業的利潤是18.2%,整個工業效益是7.8%,而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是非公企業,這就顯示出中小企業或是非公企業機制更靈活,內部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更規範、科學,結構調整步伐可能更加快。它們的長處和優勢,國有企業在轉換機制中要學習和提高。但從另一方面講,國有企業負擔重,是“共和國的長子”,他的社會負擔重、人數多、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這幾年企業辦社會逐漸在剝離,主輔在分離,但是還有不少問題,還有他的特殊地方。所以,可以對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通過不同的指標、層面來對比他們的差距、優勢和不足之處,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