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雨山村村支書帶領村社幹部,到鄰近的響水村幫助村民重修房頂。 |
|
|
| 消防官兵在清理攔路的大樹 |
“你們又來看我們,我們好得很,你們莫擔心。”昨天下午,墊江縣周嘉鎮中和村2組,在一間垮塌的房屋前,鍾如英一家有說有笑,剛從鄰居家吃飯回來。而在3天前,鍾如英一家也是坐在這裏,看着完全垮塌的房屋,個個絕望。
6日凌晨,睡夢中的鐘如英沒有想到會遭遇如此大的災難。狂風襲來,她家兩層樓的磚瓦房,樓頂全被掀開,新買的牀、家電全沒了,就連一家7口的口糧也被水泡壞。
6日中午,記者來到鍾如英家,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已及時前來看望並登記損失。
6日下午,當地政府得知鍾如英家的情況,立即在她家門口搭起救災帳篷,並送來日常所需的乾糧和水;晚上沒有燈光,細心的救災隊員還送來兩截蠟燭和兩牀棉被。7日,又來幫助搭了一頂帳篷的救災隊員,還積極幫忙搶救鍾如英家的物資。漸漸地,鍾如英看到重建家園的希望。
昨天下午,記者再次來到鍾如英家,看到電力部門正在搶修附近的電力設施,爭取儘快恢復供電;水利部門也接來水管,保證村民日常用水……
“你們莫擔心,我們好得很。”看見第二次前來的記者,鍾如英主動迎上來。她說,目前家裏沒有條件開伙食,除了食用發放的救災糧,隔壁鄰居特意多做了飯菜,讓他們一家人一起吃。“現在更熱鬧了,一桌飯有十多個人一起吃。”鍾如英臉上全然沒了3天前絕望的神情。
鍾如英說,目前,家人正在計劃重建房屋,而所有材料都可以在當地很便宜買到。本版稿件記者範永鬆黃河文 記者吳子敬通訊員羅文凱攝
“謝謝你們,朋友”
鄰村幹部相助,兩桌飯菜款待
此次風雹災害中,墊江縣響水村6組居民李益成家受損嚴重,兩間屋頂被掀,豬圈和竈房完全垮塌,只要一下雨,雨水就直往屋裏灌。昨天中午,李益成家卻很熱鬧,擺了兩桌飯菜,圍坐20多人,根本不像受過災。
想起6日經歷的災害,李益成直說慶幸。李益成的房子修建在一條鄉村小路旁,後面是一片水田,當狂風襲來時,沒有任何遮擋。李益成回憶,當時一家5口全在睡覺,只聽“譁”地一聲,屋頂被掀,冰雹砸在身上。正當無助時,村幹部前來支援,大夥躲在屋檐下,平安度過一夜。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李益成家。門外堆滿磚瓦,還有修建豬圈和竈房的木材,屋頂站着幾名男子,正熟練地在上面添磚加瓦。重建屋頂的速度很快,幾個小時後,原本光禿禿的屋頂就多了許多新瓦。是誰在他家幫忙呢?原來他們是鄰近雨山村的幹部。
原來,災害發生後,相隔10里路的雨山村受災沒有響水村嚴重。昨天一早,雨山村20多名村幹部步行一個多小時,來到李益成家幫忙排險、重建。
發起這次幫助的,是雨山村黨支部書記左世文。得到書記號召,雨山村20多名村社幹部立即響應。村幹部李民宗和胡奇林家農田全部損毀,來不及弄自家受災的數畝蔬菜,也加入到左世文的隊伍中來。
昨天中午,左世文一行人來到李益成家時,已是當天幫助過的第四家響水村村民。他們將沒有及時排險的樹木和搖搖欲墜的牆壁推倒,並幫忙重建。
“謝謝你們,朋友。”李益成爲了感謝並不相識的好心人,特意讓兒子做了兩桌好飯菜款待他們。“哪裏用得着吃飯嘛,他們非讓我們吃。我們吃完飯,馬上就去下一家。”左世文說。
牆上貼字
感謝黨和政府
此次災害中,墊江縣新民鎮也是重災區之一,目前正在加緊重建。
鎮黨委書記劉元仕介紹,他們給每個受災村民發了重建幫扶聯繫卡,鎮幹部每天夜裏要到自己聯繫的受災村民家夜巡走訪。
5月7日深夜,57歲的鎮黨政辦工作人員潘懷雲,到定點聯繫的帽盒村受災村民陳家友家夜巡,因爲天黑,在翻越一根橫倒在路上的大樹時意外滑倒,導致左手粉碎性骨折,被送到縣中醫院治療。副鎮長彭成德爲了方便帶領受災村民重建,更是長時間和受災村民吃住一起,指揮人員四處排危,衣服長期被汗水溼透,深得羣衆愛戴。
幹部的真心付出也得到村民的回報和擁護。昨日,記者在帽盒村看到,不少村民自發在房屋外牆上張貼字幅,“感謝黨和政府”。
道路排危
消防官兵當伐木工
“嗡,嗡!”尖利的電鋸聲不停傳來,木頭的碎屑四處紛飛。在“5·6”渝東南強風雹災害中,梁平縣回龍鎮周邊路段大量樹木被折斷,將道路和房屋攔壓。
爲搶通災區道路並排危,連日來,梁平縣消防大隊官兵成爲伐木工,3天多時間伐木上百棵,其中包括一棵胸徑超過1米的巨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