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簡要內容:在中國,歷朝歷代對掘墳盜墓行為,皆視為大逆不道,要處酷刑的。伍子胥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盜掘者,源於其出走吳國之前,與楚平王結下的仇恨。西漢最有作為,也是中國眾多帝王中頗有作為的皇帝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被掘開,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 |
盜墓有的是泄憤,有的是貪財,但中國歷史上有一盜墓者卻很變態,首先是為了好玩,他就是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劉去為西漢皇室,封地在河北、山西、山東相連區域,原為信都國,後稱廣川王。據說,劉去當年名聲很差,做事不靠譜,吃喝玩樂樣樣精。
據晉人葛洪編著的《西京雜記》記載,在其封國內『國內冢藏,一皆發掘』,有點名氣的古墓幾乎沒有一座能逃過劉去的鐵鍬。劉去盜掘的對象主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晉靈公的陵墓都讓他掘開了。宋代李?P奉敕編修過一套五百卷的大書,專收野史、傳記和小說,因編成於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遂定名為《太平廣記》。這部書裡對劉去盜墓有較詳細的記錄。魏襄王墓是石料做成的外槨,中間置放石床,石屏風。為防盜掘,入口用鐵水灌注,劉去派人鑿了三天纔掘開。棺材是用生漆雜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幾寸厚,刀根本砍不動,劉去則讓人用鋸子鋸開。石床上放有一個玉痰盂,兩把銅劍,幾件金器。劉去看上其中一把銅劍,當場就拿起來帶在身上。
晉靈公生前荒淫暴虐,民怨沸騰,宰相趙盾屢屢進諫勸說無效,史稱『晉靈公不君』。死後幾百年,晉靈公遭到報應,出現了冤家對頭,他就是『不王』的劉去。晉靈公墓在今山西絳縣境內,墓冢如饅頭狀,系五花土堆成。劉去進去時看到,墓室豪華富麗,四角都放置用石頭雕刻成的鷹犬,上刻有壁畫。在棺槨兩邊,有男女石人四十多個,捧著燈燭什麼的站立在周圍。雖然棺槨已經朽爛,但屍體還沒有壞,晉靈公的九竅之中都放有金玉。劉去看上了陪葬品中一個拳頭大的玉蟾蜍,拿回去當儲水磨墨用的水盂使。
被劉去盜掘的有名古墓還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晉幽王墓、欒書墓等一大批古墓。但盜墓多了,劉去也害怕。《太平廣記》記載,在掘開且渠墓時,劉去被嚇得半死,裡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劉去趕忙讓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稱,劉去盜掘古墓的數量『不可勝數』,但具體有多少,又獲得多少寶物,現在已無從考證。
[首頁] [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