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6月2日,在日本首都東京,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發表講話。當日,鳩山由紀夫在執政的民主黨眾參兩院議員全體會議上宣布辭去首相職務。 |
2010年6月2日,東京千代田區的日本國會議事堂,正在召開的民主黨兩院議員大會氣氛凝重。站在臺前的鳩山面色蒼白,強忍眼淚宣布辭職。『現在是回家的時候了……我們需要一個嶄新的日本民主黨。』言罷他向黨內同事鞠躬致謝,臺下此時爆發出熱烈掌聲,鳩山沒有再說什麼,匆匆走出會場。
在自民黨執政的50多年時間裡日本幾乎沒有出現過政黨輪替,但首相卻是走馬燈一樣換個不停。在1993年至今的這17年裡,日本人一共經歷了11位首相。除了憑借個人魅力執政5年零5個月的小泉純一郎外,其他每一位在寶座上都待不了太久。如今,在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這些『短命首相』後又多了鳩山由紀夫的名字。
從上臺到辭職,鳩山政權還維持了不到300天。綜合西方媒體6月2日的報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被寄予厚望的『鳩山丸』觸礁?
***普天間問題是導火索
鳩山辭職的導火索是他在普天間基地問題上對選民的言而無信。
位於衝繩縣宜野灣市的普天間機場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駐日本規模最大的武裝直昇機基地。由於無法忍受噪音和污染以及美軍士兵強奸少女等治安問題,當地居民強烈要求將普天間機場搬到衝繩縣外。不僅民眾經常為此舉行大規模抗議,衝繩地方政府也在不斷向中央政府施壓。普天間搬遷已經成為日本政府的『燙手山芋』。美國方面對此強烈反對,而日本政府清楚強行要求將普天間機場搬走將嚴重損害日美同盟關系,也勢必對日本的防務不利。
3年前,自民黨政府跟小布什政府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將普天間機場遷至衝繩縣較為偏遠的地區,即名護市施瓦布軍營邊野古地區和與之相鄰的海域,在那裡建設擁有1800米長跑道的替代設施(新機場)。這項措施需要填海造地,無疑將給當地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基地依然留在衝繩境內也無法讓當地居民滿意。自民黨在這個問題上的唯唯諾諾讓衝繩人失望透頂,而民主黨人鳩山在競選中的承諾則重新燃起了他們的希望。鳩山豪言,民主黨若能首次執政將跟美國發展『更平等』的雙邊關系。他發誓要將普天間機場『請出衝繩』,還斥責填海造地的方案簡直就是『對大自然的褻瀆』。民主黨脫胎於自民黨,兩黨的競選綱領其實並沒有巨大差別,但是在普天間問題上很少有政治人物能發出如此明確而強硬的信息。依靠這個大膽的承諾,鳩山不僅得到衝繩人的支持,也捕獲了很多日本年輕選民的心。可是言易行難,鳩山很快就發現普天間問題是個死結。上臺初期他還曾試圖跟華盛頓討論搬出衝繩的可能,但無一例外遭到美國高層的強硬回絕,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國務卿希拉裡、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都表示堅決反對將普天間機場遷走,並以日美防衛合作可能受影響來逼迫鳩山服軟。盡管強調要發展跟亞洲鄰國的合作,但鳩山清楚跟美國的同盟從來都是日本外交的基石,而韓國『天安艦』遭擊沈事件也凸顯日美安保合作的重要,此時他不敢也沒有理由以犧牲日美關系大局為代價來兌現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競選承諾。
但遷出普天間畢竟是競選時的核心理念,鳩山日前不得不前往衝繩向民眾解釋。在跟衝繩知事仲井真弘多的會談中,鳩山低頭道歉:『代替地點還是定在衝繩縣內,具體是指邊野古附近。我沒能遵守將基地請出縣外的承諾,在選民中引起了巨大混亂,我對此感到很抱歉。』仲井真對鳩山向美國妥協表示『非常遺憾』,稱要邊野古地區接受基地遷移『極其困難』。衝繩名護市市長稻嶺進怒罵『首相的做法比前政權還要惡劣』。『我實在沒心思對他的到訪說歡迎,對首相背叛承諾至今都感到無比憤怒。』
鳩山2日在宣布辭職時承認,在普天間問題上言而無信是辭職的主要原因。『我給衝繩的居民造成了麻煩……我們需要想盡辦法讓普天間機場撤出衝繩,但是結果說明我們沒有做到。』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去年8月30日日本國會眾議院投票日當天,民主黨競選總部一大早就發表聲明羅列自民黨的數條罪狀,第一條就是欺騙日本民眾。而鳩山在普天間問題輕易許下豪言壯語卻根本無法兌現,這在眾多選民和媒體看來就是徹頭徹尾的欺騙。
***執政聯盟破裂是直接原因
鳩山對美國妥協的直接後果是日本執政聯盟的破裂。在去年眾議院選舉結束後,民主黨跟社會民主黨以及國民新黨組成三黨聯合政府,社民黨黨首福島瑞穗出任消費者行政、少子化對策、食品安全及男女平等事務擔當大臣。這位律師出身的著名女權運動領袖跟她的社民黨堅決反對將普天間機場繼續留在衝繩縣內,去年9月跟民主黨達成執政協議時也明確將這點列入合作的前提。
鳩山的出爾反爾讓福島瑞穗非常生氣,她拒絕簽署日美就普天間問題達成的最終協議。曾有日本媒體報道說,鳩山為了避免尷尬可能降格以『首相聲明』的方法讓協議生效,而不是通過需要所有內閣大臣簽字的『內閣決議』形式。但是在跟福島最終談判未果後,鳩山決定將其罷免。在日本歷史上,首相因為意見分歧將擔任內閣要職的執政聯盟政黨的黨首直接炒掉並不多見。民主黨很快以牙還牙宣布退出執政聯盟,鳩山內閣的分歧被徹底暴露。
***黨內逼宮著眼參院選舉
執政聯盟中的小黨退出,這對獨自在眾議院佔據超過半數席位的民主黨繼續執政不會構成任何實質性的影響。但由於7月即將舉行參議院改選,執政聯盟此時破裂會擾亂民主黨的布局,繼續把持參議院的前景很可能因此生變。日本國會實行兩院制,眾議院通過的決議需要在參議院批准後纔能生效,如遭否決則要回到眾議院再審,雖然眾議院此時可以再度投票並憑借2/3的贊成結果強行通過被參議院斃掉的議案,但這需要長時間的政治博弈,耗時耗力往往導致諸多改革停滯不前。自民黨的福田康夫當初辭職就是因為民主黨把持參議院造成『朝小野大』的局面,讓他無法推行政策。
民主黨政府若想放開手腳施政,最理想的就是在參眾兩院繼續保持優勢,而社民黨的退出可能讓民主黨的勢力屆時過不了半數。近日,數名民主黨高層與鳩山會晤,表達基層黨員對選舉形勢的嚴峻看法,這實際上是要鳩山為選舉前景因執政聯盟破裂受到影響承擔政治責任。
日本民主黨第一副乾事長高島良充5月31日下午向媒體表示,那些6年任期就要屆滿、面臨改選的民主黨參議員紛紛表示,無法在鳩山的領導下為展開強有力的競選工作,他們中間出現了要求鳩山辭職的『壓倒性呼聲』。
***獻金丑聞抹黑黨派形象
日本政治歷史上不乏因為經濟丑聞而黯然辭職的首相,鳩山本人與民主黨乾事長小澤一郎的政治獻金丑聞也是導致這個政權如此短命的重要原因。小澤一郎的政治導師田中角榮和金丸信都是因為財政問題落馬,而今年1月曝光的『土地門』事件也把小澤推到風口浪尖,直接導致他的3名前秘書被捕。鳩山強壓黨內要求小澤辭職的呼聲,力挺他繼續擔任乾事長從而成為輿論批評的對象。不久之後,鳩山被爆出接受母親的巨額援助而未依法申報。4月,他的前首席秘書勝場啟二因在鳩山資金管理團體的收支報告中造假遭到起訴。接連的丑聞導致鳩山內閣的支持率下滑,他的政治能力飽受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鳩山6月2日宣布辭職的時候承認經濟丑聞也是他辭職的重要原因,也要求小澤一郎辭去乾事長的職務。『我將辭職,很多關於小澤乾事長角色的爭論也是存在的。為了讓民主黨煥發新的生命,讓我們回到那個徹底乾淨的政黨去吧。』小澤已經同意這個請求,並對鳩山辭職表示感到萬分遺憾。
***決心讓民主黨重生
終結自民黨多年壟斷首次執政,鳩山曾被日本國民期待能成為『改革的旗手』,帶領因經濟危機而士氣不振的日本走向新的繁榮期。但是300多天來,鳩山被事實證明缺乏執政經驗。雖然初期提出政府脫離官僚化的改革目標令人耳目一新,但他在普天間問題上出爾反爾,在削減巨額赤字和老齡化問題上也沒有拿出成熟的方案,日本國內經濟到現在依然持續不振。鳩山的民意支持率已經從去年9月的70%狂跌到目前還不足17%。這一方面有鳩山本人失誤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跟日本民眾對政治家的不信任以及年輕選民要求政府運作『立竿見影』的政治文化有關。
政治人物的舉動似乎總離不開對黨派利益得失的權衡,尤其是在做出辭職這樣的重大決定時。日本媒體普遍認為,鳩山此時宣布辭職並非其政權已經到無法維持的地步,他30日還表示希望繼續乾下去為民眾服務,而是因為民主黨高層最終認定鳩山此時走人對黨最好。
『政府的工作未能反映民眾的意願必須辭職……我們需要創建新的民主黨,需要重新出發。』鳩山的解釋似乎印證了外界的猜測,民主黨通過他跟小澤『急流勇退』打造清新廉潔的全新形象,在新領導層的帶領下繼續鞏固執政地位並撈取更多的政治利益。這種策略究竟能否奏效,7月的參議院選舉將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