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漫畫/盛哲
信用卡用戶欠款逾期不還後,有客戶聲稱遭遇催收人員的『軟暴力』手段,即催收人員存在恐嚇、騷擾信用卡用戶的情況。7月6日,東城法院針對信用卡催收方面存在的問題,向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發出司法建議,要求規范信用卡催收行為。(據7月7日《京華時報》報道)
銀行居然僱人采用恐嚇等手段,這真是令人瞠目。如果『軟暴力』不奏效,難道還要學『黑道』的暴力威逼?
當然,這於銀行,也是有苦難言。信用卡惡意透支案件,近年來已呈上昇趨勢,給一些銀行造成了巨大資金損失。銀行雖然也可通過法律途徑催討,但於惡意透支者,本來就沒打算還錢,大凡也沒有還款能力,即使打贏官司,也要不回一分錢,還白費訴訟費,於是無奈之下出此下策,當然,除了自毀形象,於催款也並無多少效果。
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卻是銀行自釀的一杯苦酒。一方面,現在的信用卡申領,存在著制度上的漏洞;而另一方面,銀行近年來一直在信用卡市場上『跑馬圈地』,出於爭奪『市場份額』的急功近利,銀行並不在意這些漏洞,甚至反而利用漏洞,惡性競爭,以至信用卡濫發成風,一人多卡、過度授信,成為普遍現象。
於是對於惡意透支,必然缺乏嚴密而有效的管理,個別銀行還有意無意地忽視持卡人在他行已出現的還款困難情況,仍向其發卡或提高其信用卡額度。甚至還有意誘使客戶成為『卡奴』,由此也就給了惡意透支者作案的空間。
但是,信用卡的無序擴張和管理混亂,其風險最終要落到銀行頭上,雖然銀行用高得嚇人的利率、滯納金和利滾利的計算方式,試圖阻止惡意透支,但其實只會讓惡意透支者利用一人多卡,拆東牆補西牆,使更多的銀行陷入被惡意透支的泥潭。
顯然,對於以『軟暴力』手段催討的銀行,固然應該規范催收行為,但更需要規范的,恐怕還是發卡。無論如何,只有從源頭上杜絕濫發卡,纔能有效地遏制惡意透支,乃至使信用卡經營,都納入規范有序的軌道。(錢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