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版《三國》的現代臺詞迎來了『板磚』滿天飛,有人編出了『三國雷人語錄』:曹操大叫『愛死他了』『真叫人喜歡』『他們要殺的不是我們,是豬』;有些臺詞還鬧出『時空穿越』的笑話,如曹操在華容道說『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這話其實來自宋代的李清照。劉備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實際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日知錄》。這些語言雖然不會妨礙人們對人物的理解,卻與特定的歷史氛圍有異。
編導們左右為難。讓觀眾聽懂了,會『時空穿越』;若讓觀眾聽不懂,也會引來不滿。
問題在於不同的觀眾有不同的要求。希望原汁原味的觀眾贊同新版《紅樓夢》的模式,只求易懂的觀眾則歡迎新版《三國》的模式。兩種模式均有利有弊,應以寬容心態允許劇組進行藝術嘗試,不必動輒就扔『板磚』。左要罵,右要罵,對中國影視又有何益?
朱蘇進曾感嘆道:『早知道現在這種情況,我應該搞得更雷一點,更有個性。』意思是,既然不能幸免『板磚』,不如乾脆放手一搏。編導應該考慮觀眾的意見,但觀眾也應該看到,文藝作品各有個性,熒屏前的看客也各有不同的修養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