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大洋協會圖片:『蛟龍號』於今年7月在南海執行深潛試驗後出水。
《紐約時報》進一步強調,海床上不僅有價值萬億美元的礦產資源,同時還具有重要的情報價值:傳遞外交通訊的海底電纜、丟失的核武器、沈沒的潛艇和大量導彈試射後落入海中的彈頭。『盡管一個袖珍潛水器並不能打開所有這些寶藏,但它使中國具備絕好優勢去設法得到它們』。
報道還引用美國深海潛水先驅唐•沃爾什的話說:『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方案。』他最近剛到中國參觀潛水器,並且同它的制造者進行會談。報道稱,『蛟龍』號經過8年守口如瓶的發展後纔於上月正式揭開神秘面紗。從技術上來說,『蛟龍』號屬於深潛器,這種載人潛水器同普通潛艇相比有諸多區別,它噸位很小,因此需要海面上的補給艦支持。不過它能承受黑暗和巨大的深海水壓,下潛到異常深的海底。報道說,因為缺乏經驗,中國在發展深潛技術上的努力非常謹慎,『蛟龍』號去年海試的深度是1000米,今年夏天達到3759米,明年將下潛到5000米深,預期2012年將達到設計的最大深度7000米。按照這個設計,『蛟龍』號比世界上其他任何載人潛水器下潛得更深,使中國有能力抵達全球99.8%的海底。之前只有日本的『深海6500號』載人潛水器能下潛6500米。報道援引『蛟龍』號項目負責人的話表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中國在深潛領域的快速進步讓美國感到不安。《紐約時報》說,快速發展的中國近年來正在研制超級計算機、大型噴氣客機,『隨著政治野心膨脹以及對鄰近海域主權要求的擴大』,中國又將目光聚焦到海洋上,打算建設一支『藍水海軍』,把觸角進一步延伸到海洋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