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市今冬明春清融雪預案出臺,顯示了一個迅速的理念,小雪24小時,中雪48小時,大雪72小時清理完畢。在市區,道路上的雪一日不除一日不暢,在人們出行越來越依靠交通工具的今天,更依賴路面的清爽。
從小時候讀課文就知道,大雪給麥田蓋上被子。市區清除的雪是水源是農田的甘露。然而,道多路寬,要在短時間內保證通行只好融雪。本市融雪基本是噴灑鹽水,出臺的清融雪預案中特別規定,噴灑鹽水、融雪劑的車輛要保護花壇綠地等園林景觀。由此看出噴灑鹽水是應急之舉,無奈之舉。
不知道鹽水對道路、土地和空氣造成怎樣的侵蝕和污染,但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每到融雪後,原本灰黑色的路面一片『白茫茫』,多日如此。還有就是那些被請走的『鹽雪』,放在哪裡都是一個污染源。
固然,在現有的階段下,緩解雪後交通之困,噴灑鹽水是一種應急手段,某種程度上也像醫院搶救危重病人,先緩解一下危急狀態。但在生命面前醫生一定會想到後果,正像俗話說的,治聾別把人治啞了。
得一頭而失一頭,或顧此而失彼,在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都屬於科研攻關的題目。在國外,有各式各樣的清雪機,這是最環保的做法;還有融雪劑,污染能降到最低。總之,雪後噴灑鹽水幾十年一貫制,越來越迅速,噴灑面積越來越大,效率是在提昇,但同時也讓人陡生環境與生態懮慮,但願這不是杞人的『無事懮天傾』。(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