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制定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是當前加快發展學前教育,解決「入園難」的重大決策,一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好這場攻堅戰。』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說。
攻堅之難在於長期不足的幼教經費投入。長期以來,我國幼教經費一直只佔整個教育經費支出的1.3%左右,而發達國家學前教育經費佔總教育經費支出一般達到3%以上。在非常有限的幼教投入中,許多地方政府更樂於將公共財政投入到很容易體現教育發展水平的高中和高等教育領域,而對學前教育投入缺位明顯,制約了學前教育的發展。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說,『國十條』關於政府加大投入的相關政策可以概括為『五有』:一是預算有科目,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二是增量有傾斜,新增教育經費要向學前教育傾斜。三是投入有比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要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佔合理比例。四是撥款有標准,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准和生均財政撥款標准。五是資助有制度,制定對困難群體資助制度。
同時針對幼兒園收費問題,『國十條』也提出將進一步規范幼兒園收費管理。制定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規范收費項目,明確管理職責,加強收費監管。加大對民辦園收費的監管力度。完善備案程序,實行分類指導。幼兒園要對收費項目、收費標准等內容予以公示,加強社會監督。
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朗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讀幼兒園時,就接觸到這些課程,三四歲的他們被迫放棄了玩具、游戲,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針對這些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有專家疾呼:幼兒期是一個孩子人格發展奠定最基礎的時期,這一時期良好的教育將對幼兒以後一生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小學化』教育模式不僅會增添幼兒的心理壓力,同時也束縛了孩子的獨立個性和想象力,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對此:『國十條』提出必須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以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於樂的方式教育幼兒。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