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韓國軍方實彈射擊訓練的隆隆炮聲沈寂之後,21日,新華社記者登上了延坪島。炮聲過後的延坪島一片寂靜,但寂靜中夾雜著些許不安,當地居民普遍渴望能盡快恢復往日的生活。
延坪島是朝鮮半島西部海域的一個小島,面積僅7平方公裡多一點,位於韓朝存在爭議的『北方界線』附近,在行政上歸韓國仁川市所轄,由此往北僅十幾公裡便是朝鮮的海岸線。
從仁川港坐船是一般人進出延坪島的唯一途徑。20日,由於韓國軍方在延坪島舉行射擊訓練,航線全天管制,記者在大霧密布的仁川港碼頭等候了整一天,最終未能成行。
第二天,炮聲不再,大霧消散,記者終於登上仁川港開往延坪島的客輪。定員300多人的客輪坐滿了一大半,大部分是臨時被派遣上島的工作人員,還有不少記者,回鄉的居民並不多。
63歲的吳玉貞老人告訴記者,她的老伴還在仁川的醫院裡躺著,她是不放心家裡,趁著炮擊停歇回去看看。她說,雖然政府會支援移居到金浦,但她不願意離開,『希望在政府的努力下,我們能平安地留在島上過日子』。
51歲的漁民朴泰遠說:『我只會捕魚,沒別的本事。幸虧有政府的支援,希望早點修復家園,我們就在島上過日子。』
一名帶著兩個孩子的中年婦女說:『島上舉行射擊訓練,我們出去躲了幾天。現在恢復平靜了,我們就回來了。看來不會再出大事了。』
船行兩個小時後抵達延坪島,窄窄的碼頭上站著許多軍警,有的還荷槍實彈,警惕地注視著上岸的人。
延坪島北面朝著朝鮮,大多是軍事設施。南面是海灣,沿著海灣的中央路內側是居民區。炮擊事件發生後,島上加強了軍事管制。警察告訴記者,在島上不要亂轉,記者能去的地方只有居民區一帶。
在標志性建築物上以及顯眼的地方都貼著公告,要求島上人員遵守臨時通行規定,禁止到軍事禁區內走動。記者驅車行駛在中央路上,除了軍車和警車不時駛過之外,馬路上很少有民用車輛。房屋稠密的居民區裡,驅車幾十分鍾,只見到十幾個人。島上有不少防空洞,記者走進一處防空洞,發現裡面有燈,並有很多供人休息的坐墊,方便面、飲用水、小燃氣爐等也一應俱全。
在防波堤包圍的海灣裡,靜靜地停泊著許多漁船。自古以來,延坪島附近就是著名的漁場,島上居民大多以捕撈花蟹和采集牡蠣為生。值勤的海警說,雖然出海禁令早已取消,但是漁民大都跑掉了,自然也沒有人出海捕魚了。
中央路167號弄一帶是上個月炮擊事件中受損最嚴重的地方。時過一個來月,這裡仍然是一片殘垣斷壁,重建修復工作尚未啟動。據延坪面事務所(面是韓國行政單位,相當於中國的鄉)介紹,出事前島上有1300多居民,目前近九成居民尚未回島。等島上居民大部分都回來,重建工作纔能開始。
76歲的黃富餘老人一邊逗弄著貓兒,一邊告訴記者,她是炮擊第二天離島躲避的,今天纔回來。『只要延坪島能夠太平,我還是願意在這裡度過餘生』。這時,三架巨大的軍用運輸直昇機從天上飛過,螺旋槳發出的巨大轟隆聲淹沒了老人的話音。
延坪學校的教師宿捨在炮擊中門窗被毀,眼下工人正在忙碌地更換,還把牆面重新粉刷。一名工人說,他昨天像個難民似的在防空洞裡蹲了9個小時,今天能重新乾活,心情格外好。
在延坪面事務所後院,人們正在收購秋糧。事務所的工作人員說,今年歉收,糧價又低,局勢也不好,收購工作已經推遲了4次。剛賣完秋糧的李天勛老人說,他是為了賣糧纔回來的,還要照料一下家裡飼養的幾頭牲畜。『辦完事,我還要走。等局勢平穩了,我再回來』。
在居民區裡巡察的一名警官告訴記者,射擊訓練平安過去,局勢稍微安穩了一些,但還是有點緊張。『我相信情況會不斷變好,希望回島的居民會越來越多』。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