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外界普遍猜測殲-20還只是處於滑行試驗階段。 |
| 外界普遍猜測殲-20還只是處於滑行試驗階段。 |
中國網站上流傳的幾張殲-20照片近日令世界輿論興奮不已,一些西方軍事分析人士如獲至寶般地對中國這支『神秘空軍力量』的技術進步展開分析,並從不同的立場謀劃應對策略。
『具備與F-22一比高下的潛力』
在美國媒體看來,殲-20是用來對抗F-22的,所以它一『亮相』就被比較了一番。美國《航空周刊》3日報道稱,作為中國第一種隱形戰機,殲-20外形與F-22相似,采用了鴨式布局、雙發動機,但體積似乎要大於F-22,比俄羅斯的新一代戰機T-50還要重。這表明它具備更強大的遠途飛行和載荷能力,可攜帶15噸燃料。報道稱,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009年曾放言中國2020年前不會擁有隱形戰機,並以此作為停產F-22的依據之一。現在殲-20的原型機可能在進行地面滑行試驗,這讓人對蓋茨的預測產生懷疑。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稱,美國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主任理查德·費捨爾認為,網上流傳的照片貨真價實。他說:『一眼看上去,這款戰機具備與F-22一比高下的潛力,並將是有效的F-35殺手。』報道估計現階段殲-20的發動機可能是俄羅斯的117S,或者是中國自己制造的WS-10或者WS-15發動機。與F-22比起來,殲-20引擎排氣裝置和後機身下翼等地方隱身能力要差一些,要麼是還要繼續改進,要不就是中國的新戰機更強調載荷而非隱形。
雖然各界議論紛紛,但中國官方卻沒有發表任何說法。美國《航空周刊》猜測稱,中國軍事技術的發布一向謹慎,此次可能是有意讓殲-20的照片外泄,用這種信息控制方式來宣示國家利益。報道還惡意將殲-20的快速研制與『中國對美國的網絡間諜』聯系起來。文章說,2006年美國國防工業部門遭到大規模的網絡間諜滲透,正好與中國啟動殲-20計劃相吻合。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平可夫3日向臺灣『中央社』表示,殲-20戰機無論是隱形性、還是巡航速度,都無法達到美俄新一代戰機的標准,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戰機。但這是中國相當大的進步,殲-20相當成熟、有創造力,而且使用了國產的WS-10發動機。他說,殲-20的出現,徹底結束了中國戰斗機工業的仿制時代,使中國航空工業開始成為世界重要一極。
俄羅斯媒體對殲-20的評價要低不少。俄新社稱,殲-20是綜合美國和俄羅斯第五代戰機研制而成。過去20年,中國與俄羅斯緊密合作研制現代戰機,殲-20並非簡單照搬俄羅斯設計,中國正努力研制自己的新型飛機。不過殲-20的性能存在疑問。首先,在發動機上,有人稱殲-20將采用中國國產WS-15發動機,但這種發動機尚在研制過程中。其次,第五代戰機必須能夠規避雷達,因此必須由現代合成材料制成,但是中國未能批量生產這種材料。另外在電子設備上,中國也落後於俄羅斯、歐洲和美國。報道還稱,中國的第三代、第四代戰機比國外先進水平落後15到20年,第五代也是如此。殲-20比美國F-22A的雛形YF-22晚了近20年,比蘇-47晚了14年。盡管在過去20年裡取得進展,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只略微縮小。
『終結美國的空中優勢?』
『中國第五代戰機的出現會終結美國的空中優勢嗎?』這個話題點燃不少媒體的熱情。『巴基斯坦愛國者』網站轉引美國媒體的一篇報道稱,殲-20的突然現身令美國分析師大吃一驚,五角大樓推遲生產F-35,而中國則加速發展自己的隱形戰機。如果網上流傳的殲-20圖片貨真價實,意味著中國空軍一大進步,一旦中國投入使用將改變太平洋力量平衡。
殲-20也讓印度有些人感到不安。印度防務網站稱,印度綜合防務參謀部已下達命令,一個軍官小組將對中國新戰機展開研究,並就此撰寫報告。
德國《金融時報》3日以『亞洲戰機起飛』為題報道稱,亞洲的作戰飛機,正在終結西方國家的霸權,預計中國的殲-20將在2015年到2018年左右投放市場。
外媒指責中國軍力『咄咄逼人』
在對殲-20投去狐疑目光的同時,一些媒體借機發泄對中國軍力增長的擔懮,指責中國軍力如何『咄咄逼人』。韓國《中央日報》4日報道說,中國軍費開支如天文數字,軍事演習無論是強度還是次數都顯著增加,空軍與導彈的作戰能力足以對美軍構成威脅。這一系列變化意味著什麼呢?
日本《產經新聞》3日也報道稱,在過去10年間,中國的經濟規模擴大了3.5倍,這個軍事力量也顯著增強的大國在下一個10年是否還會繼續膨脹下去,全世界都在注視。
美國在線雜志『每日科技』稱,中國的殲-20是以美國F-22為目標。另外,中國政府還斥巨資增強軍力,研發新的武器裝備。雖然中國堅稱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對這個共產黨國家和它不斷增長的力量感到擔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