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天津頻道2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19日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個節氣雨水,此時節,氣候乾燥,不少人會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牙齦紅腫、皮膚乾燥的癥狀,老百姓俗稱『上火』了。營養專家提醒說,為了防止『上火』,公眾應多喝水,多食新鮮蔬菜和多汁水果。
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歷》,今年雨水准確時間為19日8時25分。雨水標志著少雨的冬季已過,雨量逐漸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氣相對比較寒冷。雨水後,春天的暖意越來越濃,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昇到0℃以上。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介紹說,雨水時節正值初春時節,氣候轉暖,又風大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和嘴脣乾裂等現象,這就是『上火』的表現。
李艷玲解釋說,造成『上火』的原因有很多,多由於飲食起居不當引起,一般分為外感之火和內生之火兩種。外感之火主要與自然界的氣候變化相關,如春天乾燥,屬於溫熱的氣候,這種條件下人體就容易上火。內生之火則主要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結構、消化代謝功能、體質及情緒變化等密切相關。
為了防止『上火』,李艷玲說,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水分。由於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具體來說,雨水時節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髒之氣,可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山藥、芋頭、藕、蘿卜、甘蔗等,同時少吃生冷黏雜食物,以防傷及脾胃。
李艷玲提醒:『上火』期間應少吃或不吃辛辣的食物,不喝烈酒,多魚少肉,特別是要少吃牛羊肉以及火鍋等。此外,還要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適當休息,切忌連續工作和熬夜。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牛黃上清丸、黃連上清片、三黃片等降火清火藥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