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經濟之聲報道,今天(4日)是政協小組討論的第一天,政協委員們在討論審議賈慶林主席報告的同時,通脹問題被委員們熱議。
在全國政協經濟界別組鐵道大廈,政協小組討論現場,物價指數這個話題受關注度最高。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認為,當前的通貨膨脹更多的是由於內生因素。
賈康:綜合起來都有,但是從所披露的情況來看,食品價格和房價對CPI貢獻率很高,從這點來看還是我們自己的因素更多,但也加入了外面的因素。比如住房不僅中國人在買,外國人也在買,推高了物價。
在賈康看來,現在大家對通脹的關注,可能伴隨著一些其他矛盾的綜合因素。
賈康:大家對物價的關注,實際上還伴隨著一些矛盾問題,所以我們現在處理物價問題不能只就物價談物價,你還要同時優化收入分配,同時要緩解一些矛盾。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秦曉預測,今年的物價指數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趨勢。
秦曉:我覺得應該是前高後低,當然這個石油的因素是新因素,中東北非的石油會有影響,他們測算,每桶增加10美元對中國的CPI影響在0.4/0.5左右。
秦曉認為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貨幣投放量大。
秦曉:根本原因還是貨幣投放量大,當然還有一些輸入型的因素,美元一貶值,礦產品價格就上昇了。
不過,也有的委員認為判斷通脹水平,不能只盯住CPI指標數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副會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認為,要綜合我國社會經濟各方面因素,通盤評估當前的通脹形勢。
許善達:我覺得CPI的問題,對於所謂貨幣多少和物價指數的關系,已經跟教科書不一樣了,教科書那時候不管怎樣的因素最後都體現在貨幣數量上。實際上已經不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