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持人:正在召開的中國兩會將會如何指導未來五年中國的走向,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多國政要、議員以及專家學者通過CNC(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中文臺,就中國經濟發展、社會民生以及環境保護等向中國兩會代表委員提出了他們的問題。中國的兩會代表委員是如何回答來自海外的提問,《環球問兩會》將逐期展示他們之間的對話。
在本期節目中,他們探討的是中國的經濟將如何發展,是依靠出口支橕還是內需支橕。首先提問的是來自美國紐約的中國問題專家、美國華美協進社董事會主席維吉尼婭·卡姆斯基。
(人物介紹)
維吉尼婭·卡姆斯基:美國華美協進社董事會主席
提問者:美國華美協進社董事會主席維吉尼婭·卡姆斯基
(中文問候):我聽說你們要我提一個問題,關於中國經濟的,我想一想,哪一個問題我最感興趣,還有美國人最感興趣。對不起,我的中文水平太低,最好我用英文說一下。
(英文)我的問題也是許多美國人想問的。我提這個問題時是站在一個1978年就去過中國的美國人的角度。中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奇跡。事實上,我第一次去中國是在1978年,我身後這張照片就是1978年12月拍的,從那時起到現在,中國的轉變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能稱為奇跡。當美國人、經濟學家、以及全世界的人們討論中國發生了什麼的時候,大家會想到外商直接投資中國,出口創造了大量的收益。中國就像一部引擎,向全世界提供出口。可以說,外商投資和出口貿易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金融危機發生了。中國能否繼續經濟奇跡?大家討論的結論是,中國可以。但是中國要怎樣繼續奇跡呢?我們聽到的是將通過擴大內需。我要向各位尊敬的兩會代表(委員)們提的問題是:中國政府是否能夠刺激內需,使得中國經濟繼續增長,繼續以兩位數或者更高的速度增長,就像我自1978年以來有幸目睹的一樣。謝謝。
主持人:卡姆斯基女士的提問關切的是內需能否支橕中國經濟奇跡。這個問題的答案看來已具有全球意義。在未來幾年,中國將如何繼續它的經濟奇跡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中國全國政協委員遲福林的回答。
(人物介紹)
遲福林: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回答:我們中國的擴大內需需要解決結構性的矛盾,首先我們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和空間是巨大的,比如潛力,農村,國際上都說有七億中國的農村大市場是世界經濟版圖中,未來世界經濟版圖中最大的亮點,如果農村的消費能夠啟動起來,那不僅對中國,對世界都有意義,就是說我們有潛力。第二,我們有很大的空間,我們這些年的經濟增長在提速,但是最終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是在走低,那就說明我們在投資出口方面是在提昇,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我們擴大內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潛在的大市場變為一個現實的大市場。那麼潛在的大市場變為一個現實的大市場我想有兩個方面很重要,第一,我們要改變城鄉聯運結構,比如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那就是一個潛在的市場如何變為一個現實的市場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這是一。第二,我們如何能夠釋放新的市場空間,比如說我們的服務業比例一直很低,我們連續這麼多年服務業的比例一直在百分之四十上下徘徊,那麼服務業是適應現代社會成員需求當中最具有消費空間的一個領域,所以我們要加大服務業的發展比重。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從釋放市場潛力、擴大市場空間來推動我們一系列的結構性的轉型和改革問題。
主持人:內需能否支橕中國經濟奇跡,遲福林委員給出了他的答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下面讓我們通過一個小片來了解一下相關措施。
解說(小片):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說,要繼續增加政府用於改善和擴大消費的支出,增加對城鎮低收入居民和農民的補貼。繼續實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加強農村和中小城市商貿流通、文化體育、旅游、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促進文化消費、旅游消費和養老消費。推動農村商業連鎖經營和統一配送,優化城鎮商業網點布局,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務業態。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專項治理行動。
主持人:內需能否支橕中國經濟奇跡,與此緊密相關的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背後是不是有更高的效率、質量做支橕。來自韓國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系的李熙玉教授就對中國如何平衡發展質量與速度十分關心。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提問和中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回答。
李熙玉,韓國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
提問者:韓國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李熙玉
我們都知道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達到10.3%,那麼現在對於中國來說是到了要更多關心質量發展而不是速度發展的時候,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更多地注意GDP,所以我更想知道的是在今年兩會中,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具體進程是怎樣規劃的?
(人物介紹)
陳勇: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科學院院長
回答:我想,對於任何一個政府還是會關注它的(GDP)十點幾啊,一點幾,五點幾,它還是關心這個東西,這個關心還是沒有問題的,主要還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這方面我們在下很大的功夫,你比如說大中小型行業結構如何調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如何調整,耗能行業結構如何調整,這個都是我們要做大量的工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建築的問題,如果我們從03年開始,關注節能建築發展的話,那我們就不會形成現在的建築的泡沫,但泡沫究竟怎麼一個泡沫了,現在也說不清楚,但是建築這個行業,一方面就是大力發展節能建築,大家集中精力去考慮這些問題,而不是增加建設多少房子,建多少商品房。當然保障房必須要,當然一個要大力發展保障房,第二個要發展節能建築,這樣的話對整個建築行業,它就會做很大的調整,而建築行業它的拉動面是非常寬的,建材、鋼鐵、水泥、能源,帶動50多個行業,它作為龍頭,肯定能夠帶動相關行業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水平的提昇。GDP的質量,就是節能減排,就是說你考量一個政府,GDP當然需要了,再一個就是節能的情況,再一個就是減排的情況,我覺得這三個情況同時考量,應該是比較科學的。
主持人:從數量、節能、減排三方面科學考量GDP,這不僅表現了中國政府的信心,更體現了中國政府的決心。可持續發展,這正是中國在面對眾多國際議題時表達的深刻見解。
好,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環球提問,北京在答。感謝收看本期『環球問兩會』,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