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片:千瘡百孔的福島第一核電站
日本福島一號核電站28日再度傳來新險情:救援人員在電站外邊土壤中發現了微量劇毒的『?』(原子彈材料)。日本官員稱,這些放射性很強的?元素因含量太低,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與此同時,電站內數百立方米放射性污水仍然無處排放。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311』特大地震和海嘯發生後,一直處於『各種泄漏險情』不斷發生的狀態。因其中一座反應堆使用鈾和?的混合物做燃料,因此外界一直擔心,這兩種輻射超強的元素可能會泄漏到周邊環境中,給當地人乃至全球食物鏈造成重大污染。
日本福島一號核電站擁有的六座核反應堆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其用過的燃料棒中都含有可用來制造核武器的原料『?』。同大家熟悉的核燃料鈾相比,?的毒性更大。有關資料顯示,這些?及其同位素多在鈾-235在發生核裂變反應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並非人為加工的結果。
福島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稱,28日在電站附近共發現了5種?,其中,只有兩種來自電站反應堆泄漏物,很可能表明反應堆發生了熔化與泄漏現象。其他三種是以前別國核試驗『產物』。由於人類曾多次開展核武器爆炸試驗,很多地區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微量?元素。
針對有民眾偷偷返回電站附近家園『拿東西』的做法,日本政府表示,此舉相當危險,可能會『嚴重損害公眾健康』。與此同時,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方圓1.6公裡內的海水放射性超過1000多倍,一旦站內廢水繼續進入大海,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面積持續擴大。
資料顯示,當作為核電站燃料的鈾氧化物開始裂變反應後,他們在產生能量的同時,釋放出中子並生成高度放射性的?-239。這就是可以用來制造核武器的原料的。緊接著,這些剛剛生成的?-239再次發生裂變,並且釋放出更多能量。在鈾裂變過程中,40%的能量都來自?元素裂變。
在一個燃料棒的核反應結束後,其中仍含有鈾、?和其他劇毒放射性副產品。在六座核反應堆內,共有3400噸乏燃料棒,還有877噸核燃料棒裝載反應堆中。一旦這些?泄漏出來,他們不會很快消失,其半衰期高達2.5萬年。鈾-235的半衰期則高達7億年。
核安全問題專家介紹,?對人體肺和腎威脅較大,而且同鈾相比更不穩定,容易引發爆炸和其他泄漏事故。美國方面認為,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核反應堆使用鈾235作為燃料,並且在附近都設有『乏燃料存放池』。這樣,整個電站現在相當於一座傷痕累累的大型『?倉庫』。
日本官員表示,在經歷了爆炸、起火和核燃料熔化泄漏等諸多險情後,福島第一核電站很可能將就此報廢。如果今後仍無法有效控制電站的放射性污染,將采取前蘇聯對付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終極做法:修建一個巨大的鋼筋混凝土『棺材』將這些反應堆牢牢封閉起來,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