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近日,李承鵬質疑倪萍獲“共和國脊梁十大傑出藝術成就獎”引發網絡名人論戰。不少網民直指倪萍“花錢買獎”,並對此評選表示質疑。19日,倪萍首度通過媒體回應,稱從未繳納“獲獎費”。記者調查發現,評選主辦方之一的《影響力人物》雜志,未在新聞出版總署登記注冊,屬非法媒體。
>>倪萍
稱花錢買獎太不要臉
倪萍說,7月初,她收到一個自稱是“紀念建黨90周年組委會”發出的“共和國脊梁十大傑出藝術成就獎頒獎典禮”邀請函。主辦方隨後來電說,她與田華、李雙江、張繼剛、劉蘭芳等老藝術家一道獲此殊榮,頒獎時間是7月10日,地點在國家會議中心。
“當時我第一反應是這個活動與建黨90周年有關,評獎很嚴肅。再加上覺得能和這些老前輩同臺獲獎,是一種榮幸,就答應了。”倪萍說,她自始至終沒繳納過一分錢的“獲獎費”。“在我的生涯中,從沒乾過托人甚至拿錢奪獎的勾當,我覺得這太不要臉。”
“共和國脊梁系列活動組委會”秘書長、主辦方之一的《影響力人物》雜志社總編輯劉學文證實,對本次活動的獲獎者,組委會並未收取任何費用。
記者在邀請函上看到有“如能出席,組委會將頒發獎金5000元略表心意”的字樣。對此,倪萍助手說:“這錢我們根本沒要。”
保留對李承鵬的起訴權
針對李承鵬就此事發帖“惡言相向”,倪萍在采訪中幾度落淚:“開始我本想當‘啞巴’忍了,但後來發現被卷入輿論漩渦,不得不回應。”她還說:“這件事對我傷害很大,我保留對李承鵬起訴的權利。”
倪萍說:“我曾獲過無數獎項,從沒懷疑過獎項的真假,更無從核實。如果知道它是假的,我肯定不會參加。這次事件給了我一個巨大的警醒,今後這類活動我得留個心眼兒。如果有組織者利用文化界人士出名甚至斂財,利用人們的善良玷污公益和慈善的招牌,我絕不容許。”
>>主辦方
承認掛名否認評選違規
“共和國脊梁”評獎主辦方之一的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秘書長李和平承認:“‘中愛聯’早年參與過‘共和國脊梁’的評獎活動。但今年的評獎,我會沒有參與評審、沒有參加頒獎典禮、更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只是掛名。”
同為主辦方之一的“中經報協”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的全國性社團。按規定,社團舉辦評獎活動前,應征得主管單位批准。
針對“評獎違規”的質疑,“中經報協”秘書長王兆平予以否認。他對評獎活動是否經國務院國資委批准不置可否,但並不認為違規。“本次具體工作由我會的會員單位《影響力人物》雜志社操作,我們既沒參與評審,也沒收取任何費用,只是掛名。”然而,記者獲得的批復函明確顯示,“中經報協”同意作為本次評獎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而且批復函蓋有公章。
《影響力人物》雜志屬非法媒體
記者調查發現,主辦方之一的《影響力人物》雜志“身份”存疑。記者在新聞出版總署官網查詢,該雜志並未登記注冊。總署工作人員表示:“在系統中無法查詢的媒體屬非法媒體。”
《影響力人物》雜志社總編輯劉學文解釋稱,該雜志是廣東省《亞太經濟時報》社下屬的周刊,“不賣錢、不發行、只贈送”。但在該雜志對外網站,則宣稱“是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主辦的一本大型全彩高檔人物月刊”,而且雜志封底明確有“定價36元”的標識。
記者隨後致電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姜昆核實時獲悉,不僅該會沒有下轄該刊物,而且姜昆就在不久前接到過“共和國脊梁”組委會的電話邀選,但被姜拒絕。
參會者需繳3800元參會費
面對大量事實,《影響力人物》雜志社總編輯劉學文不得不透露了評獎的實情:“擔任‘共和國脊梁’評獎的評委共有7人,都不是權威專家,標准都是這7人自定的。”
針對“亂收費”問題,劉學文承認,這次評獎雖未對獲獎者收費,但所邀請的全國各地100多名參會者,每人需繳納3800元“參會費”供食宿費用。
面對記者“這次評獎能賺多少錢”的問題,劉學文以“活動未結束、財務尚未結算”為由拒絕回答。
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並對有關負責人進行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