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54歲的盛玉柱是公交集團的老司機了,他從業30餘年,從最早的風琴式鉸接車到現在裝有GPS智能系統公交車,見證了天津公交車30年的變化。昨天記者跟他出車,聽他講述天津公交的變遷。
黃金週客流增三成
早上8點鐘,記者隨着盛玉柱的8路公交車體驗國慶黃金週的公交之行。“十一”長假,出行的乘客較多,一大早的車上就顯得有些擁擠。“新上來的乘客往裏走,準備下車的乘客提前換座位。”盛玉柱一邊駕駛一邊對乘客進行有序疏導。他告訴記者,黃金週這幾天乘客比平時要多將近三成,特別是早上是大家出遊的高峯,下午是返回高峯。據統計,黃金週前三天全市公交共計運送乘客660萬人次。
漏風公交車成歷史
擁有超長車身、中部像風琴一樣的鉸接車,是生活在70、80年代的天津人記憶中的一部分。由於風琴式鉸接車屬於前置式汽油發動機車型,發動機在司機的腳下,靠着發動機的右腿溫度很高,而旁邊的左腿下就是路面,颼颼灌着冷風,兩條腿溫差很大。盛玉柱告訴記者,從風琴式鉸接車到單機式公交,再到小中巴,他經歷了從70年代到90年代所有的發動機前置式公交車。直到90年代末期,天津的公交車才逐漸換成了後置式發動機,終結了公交司機“一腿冷一腿熱”的時代。而他所在的8路公交車,也於2004年首批投放了空調公交車,這對夏天擠公交的乘客和開車的司機來說都是個好消息。同時,天津公交作爲城市窗口之一,也更加能夠提升城市形象,服務大衆。
4000餘環保車上路
2007年開始,公交集團大規模更新公交車,新購置的公交車均以10米、12米車型爲主,招標採購車輛全部達到國III及以上尾氣排放標準,低碳環保的10米、12米車逐步成了津城公交主力車型。2007年至今,公交集團購置的環保新車達到4000餘部。今年5月份,本市首批投放了313部豪華12米新車,進一步構築起天津公交中心城區高水平服務網絡。今年8月又投入278部環保新車,主要將投放至郊區公交線路中。
盛玉柱自豪地告訴記者,上半年本市還在19條線路、399部車輛推廣了智能調度監控系統,使系統覆蓋了全集團30條線路、700部車輛。智能調度監控系統包含,GPS衛星定位系統、3G視頻傳輸和硬盤數據記錄等運營實時監控設備,通過車載GPS智能調度系統,公交運營調度人員就可以全天候、全運時地對駕駛員的運營服務情況進行監控管理,爲乘客出行安全提供更多的保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