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早在9月下旬,天津各大商場就拉開架勢,提升自身品牌和形象,推出各色“黃金週預熱活動”,爲十一黃金週的正式到來做足鋪墊。近日,記者瞭解到,今年十一黃金週商場整體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了至少三成。黃金類、化妝品、鞋品、衣飾的銷售非常旺,搶購熱潮甚於以往。
衆百貨提升品位促銷量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記者發稿日,今年黃金週裏本市二十餘家百貨商場前五天的累計銷售數額已突破4.21億元,七天銷售總額累計5.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說這個黃金週賺得盆滿鉢滿,一點不爲過。
市百貨商業協會祕書長王炳東表示:“受各大商場十一前集體出動、利用媒介發佈商場打折優惠信息等積極行爲的影響,今年黃金週商場銷售情況特別好。從不完全統計數據來分析,整個商場零售行業的銷售與往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了三成。銷售盛況超過以往。”
“今年,各大商場在前期投入的宣傳力度很大,在吸引消費者眼球方面下足了工夫。早在十一的前幾天,各大商場就提前造勢,在各大平面媒體還有電視媒體上發佈打折優惠活動的相關消息,爲自家的黃金週銷售做了很好的預熱和鋪墊。包括友誼商廈、海信廣場在內的本市高端奢侈品百貨,以往很少舉辦打折活動,這次也投入其中,調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據反饋,打折優惠和重磅禮等活動讓顧客覺得非常實惠。”
據悉,除了針對優惠活動進行的大力度宣傳成功吸引了大批客流外,十一期間商場推出的限時搶購活動也賺取了較高人氣,到了閉門時間時,商場往往關不了門。
“另外,今年各大商場在十一前夕積極進行品牌提升和形象打造等舉動,也是促使今年本行業的銷售業績超過往年的原因之一。”以天津勸業場爲例,十一前就已啓動對室內環境的整體提升改造,新進駐了一批國內外知名高端品牌。據統計,該商場黃金週7天累計銷售額達4800萬元,同比增長了七成。黃金銷售增幅達150%,化妝品增長達30%以上,鞋品也翻了一番,各項銷售指標顯著增長。而中原百貨華聯店店慶前,拿出整三層樓作爲女裝展賣樓層,60多個新品牌的進駐使銷貨量增幅達到了50%,爲全市增幅最高。據王炳東分析,這些令人矚目的成績與衆商場提升自身品味、引進全新的時尚高端品牌、翻新室內裝潢等積極行爲不無關係。
據悉,進行品牌提升、重新整修裝飾室內環境是很多商場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時尚高端品牌進行消費。商場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更加時尚的品牌將爲消費者帶來更舒適、更高端的消費體驗,同時也將爲商場帶來可觀收益。”
黃金週助力“淘金熱”
十一假期第一天,記者發現,某商場一層金飾品牌剛一開門納客便打出了“黃金每克減42元”的優惠信息,長達3米的櫃檯很快就被消費者圍得嚴嚴實實,且隨後跟進的人流始終不斷。
正在金條、金磚等黃金收藏品櫃檯前挑選商品的王先生表示,這段時間以來,黃金價格略降,自己早先就估計到十一期間黃金貨品會有打折優惠活動,因此特意選在此時前來購買。
業內人士分析,黃金價格每天都會隨國際大盤走勢的變化而改變,十一首日的黃金價格爲每克人民幣412元,這個價格與之前相比已經便宜許多。而各品牌一般都會針對黃金週促銷納客推出相應的優惠活動,因此早有購買打算的消費者也多會選擇這個時機前來選購。
10月6日,記者發現,已接近黃金週尾聲的商場黃金飾品專區裏依然擠滿了人。某品牌銷售人員介紹說,“入賬單比平日多了七八倍還不止。”說話間,剛剛選購完金飾離開的消費者騰出的空間,立即又被新的選購者填補上了。
王炳東介紹說:“很多商場推出的金品優惠活動非常誘人。據我所知,黃金每克減30元、40元、50元這樣的事情在往年並不多見,但今年時有發生。直減加工費、滿額打折送好禮等促銷手段也爲銷售額的增加出力不少。”另外,王炳東分析:“近期國際金價持續走低,金價下降幅度很大;同時商家也特別給力,推出了許多大力度的優惠活動。另外,十一是傳統的訂婚季、結婚季。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大大促進了十一‘淘金熱’的形成。”
從多家商場反饋獲悉,今年的黃金貨品賣得特別好,“以中原百貨主營黃金珠寶的恆華店爲例,首日銷售就突破了100萬元,預計黃金週期間的累計銷售額有望超過500萬元。其中,大克金條賣得特別好,在銷售業績中非常突出。很多消費者選擇購買重達半斤的金條用於收藏、保值,其熱情可見一斑。”
化妝品“擺擂”博好感
除了熱衷“淘金”,購買化妝品的女性消費者也是黃金週裏提高銷貨量的重要力量。記者發現,高端化妝品“擺擂”是今季商場活動的一大亮點。
今年十一黃金週,化妝品成爲很多商場的促銷主力。一些時尚高端化妝品牌也“亮新招”,在商場入口的門前“擺擂”,搭起了化妝品品牌展臺。據某品牌的化妝品銷售人員表示,通過“擺擂”搭展臺,打折促銷的優惠信息在消費者腦中的植入性更強。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下單量成倍增加。她說:“單就擺出展臺的幾天來看,開出的銷售單據比往日多出了十幾倍。宣傳效果非常好。”
同時,不同展臺會依情況播放一些品牌宣傳視頻來進行品牌文化的傳播。“這些舉動都是爲了博得消費者們的好感,”業內人士分析,“很多人對於一些大品牌只是停留在駐足觀望的層面上來‘欣賞’,不敢問津。這樣直接把展臺擡出來,優惠活動更加顯著的同時,拉近了大衆消費者與這些知名大品牌的心理距離,消費行爲更容易發生。”
運動展鞋品賺“足金”
今年黃金週的運動鞋品銷售甚旺,在網上還出現了“‘足金’好賺”的說法。
記者在某商場運動品牌打折專區內看到,走道兩邊的展示臺擺滿了國內知名運動鞋,價格都爲原價的三至五折。貨臺邊擠滿了挑選、試穿的消費者;結賬處,等待結算的購買者排起了四五米的長龍,用“火爆”一詞形容並不爲過。而憑繳費單據回貨臺領取鞋子的消費者,領走的鞋子往往是兩至三雙。
而相比運動鞋的搶購場面,運動衣物的銷售則顯得暗淡許多。
對於“足金”好賺這一說法,銷售人員介紹說,運動衣物雖然同樣參與打折活動,但從銷售業績上看,與運動鞋無法相提並論。“秋冬季節,一雙輕便休閒的運動鞋既可以讓足部舒適,而且也容易與各類休閒服飾搭配,穿着輕鬆隨意,且適宜場合廣泛。而運動服的穿着場合有較強的侷限性。相比之下,運動鞋會讓消費者覺得更加划算。這就是‘足金’好賺這一說法的來由吧。”該銷售人員補充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