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前日,記者在新港港航社區看到,8條嶄新的柏油馬路通向12個居民區,千間里居民王忠國老人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柏油路鋪到了家門口,以後出門即使遇上下雨天,也不用卷着褲腳走路了。我們都得感謝塘沽市政一線的修路職工們。”昨日,記者走進修路工地,近距離體驗了修路工人的酸甜苦辣。
新港港航社區緊鄰海河入海口,社區路道年久失修,特別是華興道、新航路、永進路等8條道路坑坑窪窪,用王忠國老人的話說,這裏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從今年9月份開始,塘沽市政部門爲社區的1萬多名居民進行了道路改造,徹底解決了居民出行難的問題,昔日的“鬧心路”變成了如今的“民心路”。
昨日清晨6時,記者來到華興路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鋪設路基,項目經理張義柱手握重達19公斤的路面彎沉測定儀,已經開始一步一步對開鑿、夯實的路基進行測量。不足400米的華興路,張義柱竟然走了80分鐘,他一邊檢測一邊向身旁的助理彙報數據,並在不達標的路面進行標註。張義柱告訴記者,路面的塌陷基本上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大型車量的超載碾壓,另一個就是路基的硬度不合格,所以他在修路時非常注意路基的鋪設。
7時40分,張義柱帶領工人對剛標記的路基薄弱地點進行機配碎石重鋪設,並叫來壓路機對整條道路進行重新碾壓、夯實。10時20分,張義柱又重新搬來路面彎沉測定儀進行再次測定。但由於施工的原因,檢測後還是有3個點位路基的硬度不合格,張義柱就自己搬來水混沙石進行鋪設碾壓。下午14時,張義柱對整條路面進行第三次測量,此次數據完全達標。張義柱欣然地告訴記者,清晨6時和下午14時是一天中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時段,由於熱脹冷縮的原因,這兩個時間段的檢測數據是最能體驗路面堅實度的。
傍晚18時,張義柱終於結束了一天的施工,在路邊和記者聊起來。張義柱從20歲開始修路,如今已經是個有15年工齡的“老師傅”了,塘沽營口道、大連道、中心路等一批優質公路都出自他手。張義柱總跟同事們說,“修路是民心工程,在施工期間咱們每天必須吃在工地、住在工地,用苛刻的標準去要求自己、要求工程,這樣才能爲老百姓修出放心路、安心路。”如今,張義柱修路已超過100公里,到目前還沒有一條道路出現塌陷、損壞的問題。本報記者袁曉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