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女“片兒警”不多見,公安南開分局1500餘名民警中,僅24名,而華苑派出所的馬燕硬是主動請纓,從內勤民警成爲一名獨自管理碧華里社區26棟樓、近5000位居民的女“片兒警”,被社區居民們親切地稱爲“馬大姐”。
治安環境的“指揮棒”
碧華里社區外來人口多,治安情況複雜,且沒有任何技防措施,竊案頻發,居民怨聲載道。馬燕接管後帶着物業、居委會工作人員實地考察,發現小區燈太暗、圍牆太矮等防範漏洞,她便首先從整治小區車輛入手,經過不厭其煩的反覆工作,馬燕終於說服物業公司投資14萬元,在小區出入口安裝了門杆和探頭,由從前的車輛隨便進出,變成一車一卡,憑卡進出,終於讓小區的門把緊了。隨後,馬燕多次替居民與物業交涉,說服業委會找到物業公司把經費全部拿出來安裝視頻探頭,今年8月份,小區安裝了16個視頻探頭,增設了4個燈杆。小區的防範漏洞都堵上了,今年竊案發案也由2009年的23起下降爲3起,“馬大姐”的暱稱也從此叫響了。
英語班的“牽線人”
碧華里小區住有很多外國人,平時不太和中國居民交流,一些安全防範知識也是空白。馬燕管片兒後,一旦有外國人入住,她就會主動入戶進行安全防範介紹。後來馬燕想到,何不乾脆組成一個小組,選出一箇中文好的小組長,由他來上傳下達,不就能“以點帶面”了?謝泰樂,美國人,中學外教,擅長中文,這個熱心的“老外”很快成爲馬燕心目中外籍人士治安組組長的理想人選。今年6月,“老謝”在馬燕的鼓勵下走馬上任。後來,見他稱職負責,馬燕又想到社區有不少子女在國外的空巢老人,能不能發揮“老謝”的雙語優勢,教社區老人們學英語。試探性地一問,“老謝”竟非常樂意,從此,“老謝”的免費英語課便在居委會的市民學校開課了。聽課的人絡繹不絕,兒子一家在澳洲的楊阿姨說,給孩子用英語打電話,孩子們都大吃一驚。而“老謝”說:“中國警察的熱心讓我很感動,我很高興給我創造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和我的家庭真正融入中國生活。”
社區裏的“潤滑油”
“信任一旦建立,溝通更加容易。”這是馬燕的社區管理成功之道,“可能跟以前在部隊幹護士工作有關係,我什麼事都會多考慮對方的感受。”帶着情緒來的,馬燕不怒;帶着委屈來的,馬燕體諒。從警12年,“馬大姐”零投訴。
前不久,社區裏一戶居民王阿姨,找到馬燕吐苦水。原來,樓上的租住戶是一名每天深夜工作的工程師劉工,再加上兩個孩子和剛從農村接來的二老,五口之家好不熱鬧,動靜也自然小不了。不堪忍受的王阿姨因此患上神經衰弱。數十次接觸未果,雙方都很不愉快。馬燕先是說服劉工搬家,但他已經交了一年租金,退房就會賠上違約金。隨後又去找房東,說服他免了租房違約金和劉工找房期間的半個月房租。兩個多月,跑了幾十趟,這事終於解決了。持續了半年多的鄰里大戰,就這樣被“馬大姐”化解了。(本報記者尹娜通訊員王玉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