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鳥瞰新津城一派國際都市風範 |
![]() |
| 南市食品街華燈初上 |
![]() |
| 濱江道霓虹璀璨遊人如織 |
![]() |
| 意式風情區熱鬧多彩的夏夜 |
![]() |
| 人民公園小橋流水綠意盎然 |
![]() |
| 舊樓區實施綜合整修提升綠化 |
![]() |
| 友誼路兩側綠樹成蔭 |
![]() |
| 從水上公園遠望,建築錯落有致,形成美麗的天際線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進行的民意抽樣調查,市民對2011年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帶來的民生成就予以高度肯定,滿意度高達99.6%。
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本市連續四年共奮戰900天,進行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使津城城市景觀與社區環境實現雙“升級”,初步形成了大氣洋氣、清新亮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風格,美化了天津形象,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數。
兩個“大幹150天”,兩個“奮戰300天”,有效改善了市民百姓的生活環境。418條道路拓寬改造,690萬平方米里巷道路整修,500處積水點治理,一批人行天橋建成,方便了羣衆出行;950個社區整治,1940萬平方米老住宅節能改造,760個環衛設施、菜市場、老年照料中心建成,4200套健身設施配建,公共服務日趨完善,百姓普遍受益。
900個日夜的艱辛奮戰,營造出獨特的城市風格。2.4萬棟建築藝術裝扮,5400公里道路綜合整治,32個重點地區改造提升,1.5億平方米綠化,258個公園改造,700萬株樹木種植,14公里海河兩岸環境提升,50公里燈光工程……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着力構築生態宜居高地,深入挖掘人文自然資源,形成中西合璧的城市風貌、絢麗多彩的城市夜景、典雅繁榮的城市景觀。
連續4年的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凝聚了民心民氣。四年間,共有超過600萬人次的市民,通過共建、共管、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到“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的系列活動中,成爲未來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深入持久開展的動力和保障。
完成綠化1.5億平方米新建提升改造公園258個
綠蔭滿津城公園免費開
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連續4年累計900天,新建改造提升一大批大型公園、社區公園並向市民免費開放。4年來,全市總共完成1.5億平方米的綠化任務,新建提升改造公園258個,種植樹木700萬株。
公園綠化實現生態與藝術的高度統一,展現“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風貌。
一批大型公園完成提升和改造並免費開放,顯著提升城市生態宜居指數和市民生活幸福感。而“以園養園”的新型機制使高昂的養護成本沒有成爲公園發展的“瓶頸”,目前,包括長虹生態園、水上公園、人民公園、西沽公園、南翠屏公園等在內的大型公園,已經吸引了一批服務業項目的聚集。
950個社區實施整治4200套健身設施配建
社區變花園便民又惠民
4年900天,950個社區實施了整治,1940萬平方米老住宅進行了節能改造,4200套健身設施配建,社區公共服務功能日趨完善,百姓普遍受益。
康橋里社區是今年本市社區整治的重點小區,完成整治後已經達標成爲“精品社區”,是全市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典型之一。記者日前採訪時看到,這裏新建了門衛室,統一安裝了空調罩、地龍、休閒座椅;拆除了社區服務中心的圍牆、在社區門口右側新建了綠色長廊,在樓間、甬路見縫插綠,把老社區建成了花園式社區。
像康橋裏這樣的社區,近年來在本市還有不少。2008年起,本市着力對社區衛生環境進行清整,完善社區便民功能。把老社區變成文化有陣地、娛樂有場所、健身有設施、綠化有特色的“四有花園”。
整治5400公里道路裝扮2.4萬棟建築
交通大走廊風景一路伴
本市加強對城市道路提升改造的力度,4年奮鬥900天,全市累計完成5400公里道路綜合整治,包括418條主幹道路拓寬改造,690萬平方米里巷道路整修,500處積水點治理,以及建成一批人行天橋。
本市不斷提升道路整修標準,抓緊主幹道沿線綠化、建築風格、交通設施和城市傢俱提升改造,還將綜合整治工作不斷延伸拓展,由重點地區向社區里巷推進,由平面立面向城市天際線提升。
綜合整治從細節入手,着重對道路交通隔離帶、沿街商戶標牌牌匾、沿街建築空調罩、建築外沿等細節進行雕琢,並重新施劃交通標線,更換交通指示標牌,推廣城市無障礙設施,總共對2.4萬棟建築進行了藝術裝扮。
夜景燈光綿延50公里繼續拓展至10城區
霓虹閃津夜流彩繞海河
流光溢彩、霓虹閃爍,津城的夜晚不僅亮了起來,更美了起來。經過連續4年奮戰900天實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津城總共形成了50公里燈光工程,構建出點線面結合的立體網格,形成絢麗多彩的城市夜景。
據介紹,目前本市景觀照明設施保有量達到2309棟(處),並打造夜景照明實時監控管理系統,實現景觀照明設施的智能化管理。目前已累計建設數據監控終端2292臺,視頻監控終端15處,監控中心1處,基本實現夜景照明啓閉“一把閘”控制,並通過“平日模式”和“重大節慶日”等模式的轉換,實現夜景燈光效果與耗能的優化統一。
4年來,本市已經打造出海河沿線夜景燈光帶、天塔沿線夜景燈光帶、南京路夜景燈光帶、友誼路夜景燈光帶等一批展現津城都市夜景風貌的景觀帶。
接下來,本市還將重點打造夜景燈光“一軸、三心、九點、九線”的主體空間佈局結構,在原有夜景燈光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夜景燈光覆蓋範圍,將建設範圍拓展到10個城區,實現外環線以內重要節點及周邊道路、入市口道路、迎賓道路和窗口地區的夜景燈光全覆蓋。
重點建設海河夜景發展軸;小白樓城市夜景中心、西站城市夜景副中心、智慧城城市夜景副中心;友誼路夜景節點、奧體中心夜景節點、鼓樓夜景節點、天拖夜景節點、光榮道夜景節點、中山路夜景節點、金鐘河夜景節點、衛國道夜景節點、新中心夜景節點;一號二號夜景觀光遊線、京津公路入市夜景線、金鐘河入市夜景線、衛國道入市夜景線、津濱大道入市夜景線、大沽南路入市夜景線、友誼路入市夜景線、復康路入市夜景線。
十餘個景觀節點四方面整體提升
城市天際線舞動韻律美
作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內容之一,津城城市天際線整治已經取得顯著成果。設計施工人員通過對高層建築建築風格、色彩、頂部、材料四方面的整體提升,彰顯建築風格的整體性和局部建築風格的景觀性,津城錯落有致、富有韻律的城市天際線輪廓已基本形成。
據介紹,影響城市天際線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高層建築,設計施工人員在充分考慮建築特點、功能與區域風格的基礎上,突出和強化建築形式、色彩、質感的統一,實現建築色彩與周邊協調,讓天際線輪廓錯落銜接、層次分明;在工程實施中嚴格遵循“施工服從設計”的原則,注重細節、精雕細刻,確保整治項目的高質量、高水平,進一步提升了津城現代化的大都市形象。
4年來,本市累計形成梅江會展中心地區、人民公園地區、水上天塔地區、海河沿岸地區等十餘個天際線景觀節點。撰文劉 超攝影張凱林黃偉民曹 彤王 津尉遲健平劉 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