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組織開展的“天津精神”提煉總結活動越來越呈現百家齊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南開大學的教授學者也紛紛提出了見解,南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陳洪教授建言“天津精神”應該表述爲“樂觀如藍天,奮進如河川,開放若渤海,厚重若盤山”。
陳洪教授:城市精神形式內涵都要獨特
陳洪教授認爲“天津精神”最突出的,一是樂觀豪爽、一是樸實厚重。“天津人天性樂觀,能夠給自己找樂子,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天津人熱情、大氣,不斤斤計較;天津人質樸無華,不事事聲張……”基於此,陳洪教授提出了“天津精神”的三個方案——“樂觀、豪爽、進取、樸實”,這是最簡明的方案。“樂觀如藍天,奮進如河川,開放若渤海,厚重若盤山”,這是天津標識最明顯的方案,將城市精神與自然地理結合,可以說是“地利加人和”。“樂觀、豪爽、不服輸、開風氣”,這是介於繁簡之間的方案,優勢在於文字個性,與其他城市不同。
對於有人在研究城市精神時候參考清華、南開等校訓的方案。陳洪教授提出了不同見解——“校訓體現的是學校對於學生培養道德上的價值取向,而城市精神首先應該是概括、提煉城市的精神特質。像一些名校的校訓一樣古香古色的表述未必比通俗易懂的更能夠受到市民歡迎。”
楊嵐教授:天津精神具有三個層面
南開大學文學院文化素質教學部主任楊嵐教授提出的觀點,反映了學者的嚴謹思維。她認爲“天津精神”應當有三個層面,基於傳統的天津文化精神,表現爲:中外交匯、雅俗共榮;着眼於發展的城市精神,表現爲:開放創新、拼搏進取;根植於現實的天津人精神,表現爲:敬業樂羣,尚德重義。
在楊嵐教授看來,天津精神在中國精神文化系統中的獨特性表現在:在大陸文化背景中凸顯海納百川的氣魄,在文治傳統中尚武重兵,在農耕文明包圍中重商興工,在儒道釋的精神平衡體中引入科技新學,在積貧積弱的國土上重振雄風。在民族危難之際這裏會崛起民衆自發抗擊的鐵脊樑,在狂亂政治風暴中這裏會提供理性思考的容身後院,有六百年建衛史的天津在中國悠久歷史的強大慣性中始終是引領風氣的現代化急先鋒。所以“中外交匯”“開放創新”應該是“天津精神”的重要組成。記者金學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