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鎘污染事件最初發生的地點III拉浪水電站
真的是重金屬鎘害死了魚嗎?專家卻說,一般來說,重金屬不會造成魚類死亡;魚兒大量死亡前一周,黑黃色水體曾大量入侵拉浪水電站庫區,從那時起,漁民已發現網箱裡的魚開始死亡;在污染被發現之前,是否有沿河村民飲用過河中重度污染的水?1月30日,記者走訪此次鎘污染事件最初發生的地點廣西河池市宜州縣境內的拉浪水電站,發現龍江河鎘污染事件中,有不少疑點尚未得到解答。
1月30日的拉浪水電站庫區一片蕭條,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岸邊,五六個漁民呆呆地看著幾乎已經空空如也的養殖網箱,默默無語。拉浪漁業隊隊長黃朝新駕著竹排,將記者帶到河中他家的養殖網箱邊,箱裡還漂浮著幾具小魚的屍體。他養了1萬多條魚,這次死掉7000多條,隊裡幾戶養魚的人家,損失差不多都有這麼大。
至今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害死了他的魚。
1月7日清早,他一到庫區,便發現水體異常,原本清澈的河水一夜之間變成了黑黃色,雖然沒有異味,但渾濁異常。駕竹排到網箱,發現了一些翻起白肚的小魚。
當時,他並沒有太在意,因為“每年元旦前後,總有一股黑黃色的水來到這裡,有10年了”。不過,往年黑水來時,從未導致魚類死亡。
但事態不斷惡化,死魚越來越多,從每天死掉幾十條,到大批死亡。1月11日,他和漁民們將此事上報龍頭鄉漁牧獸醫站。1月15日至18日,網箱中的魚死亡率最高,成片成片地死去。
通報目前柳江水源仍然安全
廣西柳州應急指揮部1月31日向媒體通報最新水情稱,柳江飲用水源水質符合國家標准,事態發展全在預測掌控之中。
1月31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新聞發言人、自治區環保廳巡視員馮振年稱,龍江河鎘污染高峰值已從80倍降到25倍左右,從處置和監測總體情況綜合分析,事件總體態勢可控,能夠實現大部分污染負荷攔削在龍江河段內,可確保柳州供水安全。
1月31日14時監測數據顯示,柳州水源保護地各監測斷面鎘濃度全部達標,柳江飲用水源水質符合國家標准。
1月31日下午,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新聞發言人甘景林向媒體通報稱,截至當日14時檢測數據顯示,龍江三岔、糯米灘的鎘濃度超標8倍,龍江與融江匯合處下游3公裡處、露塘斷面鎘濃度為每昇0.0030毫克,柳州市河西水廠原水鎘濃度每昇0.0040毫克,柳江飲用水源水質符合國家標准。
進展廣西紀檢監察部門已展開調查
新華社電記者31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察廳獲悉,廣西河池市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後,自治區紀委、監察廳高度重視,已派員對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展開調查,將根據核實情況進行嚴肅處理,目前工作正在進行中。
自治區紀委、監察廳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對違法違規造成重大污染、給人民群眾和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要堅決查處、絕不手軟;對嚴重失職、瀆職或放任、包庇、縱容違法違規行為,造成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的人員,要堅決查處、絕不遷就;對利用職權進行權錢交易、徇私枉法等事件背後的腐敗問題,要堅決查處、絕不姑息。
此外,記者從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了解到,據參與事故處置的專家估算,此次鎘污染事件鎘泄漏量約20噸。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介紹,龍江鎘污染事件中涉嫌違法排污的金城江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等相關企業,目前有7名相關責任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延伸
專家稱源頭控制最關鍵
鎘作為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早年曾在日本引發了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賈海峰介紹了鎘污染治理的相關方法。
賈海峰稱,首先就是要找出源頭,把源頭切斷,然後是沿途,尤其是一些敏感點,比如說水廠或者一些城市,或者一些生態的敏感點加強監控,進入到敏感點之前能夠采取一些措施,利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能夠吸附它、中和它。
賈海峰教授表示,對於源頭的控制和制定相關風險預案,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分析
污染將波及
下游約300公裡河段
記者從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了解到,此次發生在珠江流域龍江河的鎘污染將波及下游約300公裡河段。
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國家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振成告訴記者,此次污染事件波及河段約300公裡,“所謂波及,就是事發地往下游,一直到能監測到水體鎘濃度明顯上昇、但不超標的水域”。
許振成說,按照現行的處置方式和處置效果,此次污染會波及柳江柳州市區下游的紅花水電站以下的水域,但紅花水電站以下的水域鎘濃度不會超標,也不會對柳江下游的黔江、潯江、西江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