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圖為盛茂林(左)用相機記錄好人影像。郭子斌 攝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天陪同盛茂林來到河西區泰達園小區全國勞模張士珍老人的家中送照片,老人接過照片,激動得熱淚盈眶,連聲道謝。原來,這張照片是盛茂林在參觀“建黨90周年影展”上專門為她拍攝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盛茂林說:“在影展上,我發現一位白發老人在一張周總理接見勞動模范的照片前久久沒有離去,上前詢問纔知道,她正是照片中周總理接見的張士珍,曾在光復道副食品店做售貨員期間為400多戶雙職工送貨上門,是一名光榮的全國勞模。為了給老人留下珍貴的記憶,我拍下了這張照片,這也是我所拍的1800餘位英模、好人和普通志願者的照片之一。”
用相機記錄英模
盛茂林退休前在市總工會從事退休乾部管委會工作,經常與英模們接觸,十分感動於他們的事跡。
2008年,周恩來總理誕辰110周年。已退休在家的盛茂林為了抒發對周總理的懷念,開始搜集和翻拍周總理一生的照片。最終精心制作了名為“總理光榮革命征程”的首日封,後來被周鄧紀念館永久收藏。這讓盛茂林徹夜未眠,因為他通過搜集深知總理留存的照片少得可憐。於是他下定決心,要拿起手中相機堅持免費為身邊的英模們和普通好人拍照,用相機來記錄他們的生活,用照片來傳遞他們的大愛。
老英模給予信心
日復一日免費為身邊英模、普通好人拍照,並制作首日封,回贈給他們,盛茂林的這份“事業”花費了他大量的財力精力,也一度讓他感到力不從心。但一次特殊的經歷卻讓他更堅定了信心。
2007年7月,盛茂林來到“延安魯藝”老戰士趙泮濱家裡專程為他拍照。得知他不圖報酬,用相機記錄和傳遞英模大愛,只為教育後人時,趙泮濱被感動了。雖已身患帕金森綜合征多年,十幾年沒有提筆寫字作畫,但這位八旬老人讓保姆按住自己顫抖的右手,握緊毛筆,在盛茂林簽滿英模人名的首日封上顫巍巍而又極其工整地寫下了“趙泮濱”三個字。這一幕,讓盛茂林感動得熱淚盈眶,好久說不出話來。盛茂林眼含淚水地對記者說:“趙老的這一舉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老英模的崇高德行,堅定了我用相機記錄大愛的信心。自此我的攝影創作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吳炯、伍竹迪、麥賢德、王寶泉、佟文、孔祥瑞等英模、好人就都成為我拍攝的對象。”
記錄愛也回報愛
去年夏天,盛茂林在河北區新開橋橋頭結識了六十年如一日義務教授兩萬餘人武術的八旬老人馮和景。當他把這位“好人”的照片遞到老人手中時,老人非常感動,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寶貝”相送,可盛茂林說:“您60年無私奉獻都沒要過別人一分錢,要是拿了您的東西,我可對不起我的良心。”
受到所拍英模和好人精神的感召,盛茂林每逢節日都會購買禮物去看望他鏡頭中的英模和好人們。盛茂林在與好友、市民們一同學習英模和好人事跡的同時,還加入了社區志願隊伍,並成為義務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骨乾。盛茂林說:“我退休後,不但沒有失樂反而得樂。因為我用我的相機記錄著社會的大愛,每一張照片都有一個愛的故事,都在傳遞和弘揚這種愛。同時,我也要把愛回饋給社會,這纔是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