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濱海新區大型專場招聘會日前在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天津市區和濱海新區的800餘家優秀企業招賢納才。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濱海新區外來勞動力返程人數與去年相比有所減少,外來勞動力普遍對於薪金水平要求較高,新區與勞動力輸出大省之間出現了勞動力爭奪戰。專家指出,新區企業轉型迫在眉睫。
工資期望值水漲船高
本次招聘會上,前來招聘的企業共涉及電子製造、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20多個行業,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強企業和國內知名企業。據勞動部門統計,新區今年一季度用工需求達到2.3萬人,一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將超過1.8萬人。
記者從多家職業介紹所瞭解到,節後外來勞動力招工主要集中在操作工、保安、餐飲服務員、保潔員等崗位,月工資通常在2000-2800元之間。受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很多外來建設者對於工資的期望值也水漲船高,很多人的期望底薪至少在每月3000元,還得包吃住。同時,外來建設者對於企業是否提供探親房、活動室、圖書館和繼續深造的機會,以及能否幫助子女入學等軟條件也有一定要求。
勞動力拉鋸戰展開
擁有多年赴外招聘經驗的新區人社局人力開發處工作人員李佳升介紹說,今年初,該局工作人員在外出考察時發現,山東、河北、安徽、江西這些勞動力輸出大省出臺各種政策留住本地勞動力。以安徽爲例,安徽今年出臺了每個月1500元的最低薪金標準,並推行發放住房補貼、提供宿舍、子女就近入學和跨地區醫保報銷等衆多政策,吸引勞動力留在當地新工廠就業。因此,濱海新區與周邊省市的人力資源拉鋸戰已經展開。
企業加速轉型成趨勢
新區就業專家表示,“用工荒”對濱海新區的衆多企業來說既是不利因素,也是有利因素。嚴峻的用工形勢將迫使企業調整轉型,向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轉型。單純依賴廉價勞動力的低端產業將會被淘汰。以新區勞動密集型某企業爲例,今年該公司將出資百萬研發機械操作臂,代替原來的流水線工人。與此同時,創立自有品牌、研發特色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機械化程度也將成爲新區各企業轉型的關鍵。本報記者袁曉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