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記者在廣州天河城的經銷商店內,看到IPad2並未下架。
雖然苹果公司與深圳唯冠關於iPad商標權的訴訟仍在進行,但深圳唯冠正通過工商行政向苹果方面施加壓力,昨日有報道稱,石家莊工商部門已經查扣45臺侵權iPad 2,多地工商部門則希望唯冠方面提供iPad商標權被侵犯的證明。廣州市場苹果行貨iPad仍在正常銷售。
深圳唯冠公司代理律師肖纔元對本報記者表示,深圳唯冠已經在全國多個地方的工商部門對苹果侵權銷售行為進行投訴,將有更多的工商部門對苹果侵權行為進行查處,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苹果還不正視iPad在中國內地商標使用權問題,將導致更多地方的苹果iPad下架。
在一審苹果敗訴後,多地工商部門聯系唯冠方面,希望唯冠方面提供iPad商標權被侵犯的證明。昨日有報道稱,石家莊工商局在核實苹果公司侵權後,查扣了45臺苹果iPad2,並表示對涉嫌商標侵權的商品依法一律沒收,並處非法所得五倍以下罰款。
遭查處:iPad首遭下架
石家莊當地多數商家已經對iPad產品則是紛紛“望風下架”。據悉,這是在與深圳唯冠出現商標侵權糾紛之後,苹果iPad在中國境內首遭下架。
漢卓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法律事務部首席律師趙虎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工商部門查扣iPad的行為可能不當。第一,目前苹果與深圳唯冠之間的iPad訴訟是商標行政確權糾紛,而並非侵權糾紛,苹果是否侵犯了商標權尚不確定,一審判決沒有生效,因為苹果公司已經提起上訴。第二,即使工商機關認定苹果構成侵權,但司法判決也未必一定會認定侵權。
唯冠律師:更多工商局將行動
本報記者昨日到多個苹果在廣州、深圳的授權經銷商處看到,苹果iPad仍在正常銷售。天河一家苹果行貨銷售點店員告訴記者,在沒有得到正式通知之前將正常銷售。
深圳唯冠公司代理律師肖纔元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深圳唯冠已經在全國多個地方的工商部門進行投訴。而各地工商部門查扣苹果iPad,其依據並非去年年底深圳法院作出的苹果敗訴的一審結果,而是深圳唯冠纔是iPad的商標權所有人。在2011年10月,國家商標局頒發給深圳唯冠關於iPad這個商標續展的證明,證明深圳唯冠纔是iPad在中國的商標所有人。而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苹果繼續在iPad商標問題上不作為,將會導致更多地方的苹果iPad下架。
或影響新一代產品iPad3
近日市場傳苹果將於3月份推出iPad3,零售商也在清理庫存迎接新產品。肖纔元告訴本報記者,苹果在中國銷售iPad3同樣是未經深圳唯冠授權的,因此同樣構成對深圳唯冠擁有的iPad商標權構成侵權。業內認為,商標權使用問題不解決,或影響iPad3在中國市場銷售。
兩套標准惹爭議
雖然苹果在中國市場對iPad商標權使用問題上采取模棱兩可的態度,但在國際市場上苹果則是視專利等知識產權為限制競爭對手的重要武器。近日苹果在美國對三星電子提出了新的專利權訴訟,要求對三星兩款最新的旗艦手機進行禁售。深圳唯冠方面曾表示,苹果在推出iPad前請了專業機構和多地的律師進行調查,不可能不清楚中國內地iPad商標權的情況。
苹果這兩種迥然的態度也引起中國消費者的抗議。昨日IT法律人士趙佔領表示,苹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確實非常強,但在購買iPad商標時卻是百密一疏,法律團隊的失誤帶來巨大麻煩。而對於苹果來講,iPad改名的代價太高,且改名難以改變被罰款的處境,最終可能和解。
事件回顧
2000年,唯冠旗下的唯冠臺北公司在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注冊了iPad商標。隨後在2001年,唯冠國際旗下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又在中國內地注冊了iPad商標的兩種類別。
2009年,苹果與唯冠達成協議,唯冠臺北公司將iPad全球商標以3.5萬英鎊價格轉讓給苹果。苹果方面隨後陸續啟動了iPad在全球市場的銷售。
2010年,iPad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時,唯冠深圳方面表示,iPad的中國內地商標權並沒有包含在3.5萬英鎊的轉讓協議中,所以iPad的中國內地商標權不屬於苹果。但苹果公司一紙訴狀反將“深圳唯冠”告上了法庭。
2011年底,深圳中院判決苹果敗訴,苹果不服,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案件目前還在審理過程中。
苹果全球“陷危機”
事實上,除了商標權問題,苹果因其用工問題也正在面臨更大的壓力。連日來有苹果用戶在全球多地的Apple零售店外進行抗議,要求苹果改善其供應商的工作環境,並呼吁“苹果生產有道德的iPhone”,有消息稱多達25萬人簽名參與了該活動。
在爆出用工問題後,苹果公司也承認存在一些問題,公布了其在全球的供應商名單,並表示會聘請機構展開獨立調查,對不合格的供應商將會終止合作。但在這一聲明之後,苹果再無更多實質性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