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一段時間以來,網絡上有關國內民用天然氣的價格問題引發了網民的關注,而引發關注的源頭是由於兩家天然氣企業的併購風波。網友“xihuanshu”說:“燃氣可別再漲價了,我們傷不起啊!”
核心網事
天然氣領域掀起“併購戰”
網友“CREDOOR”在題爲《天然氣行業日趨壟斷燃氣定價或步油價後塵》的帖子中稱,不久前新奧能源、中國石化雙雙發佈收購公告,以每股3.5港元的價格向中國燃氣發起要約收購,涉及金額高達167億港元。
新奧能源和中國燃氣作爲目前國內兩大重要的城市燃氣市場跨區域運營商,一旦併購完成將形成重大的民用燃氣供應一家獨大的局面。
而一旦終端燃氣銷售市場出現這種情況,城市燃氣運營商便可同時對多個地市級政府產生強大的影響力,進而聯合起來逼迫省級政府批准漲價。
記者覈實
中國燃氣“完全不認可收購”
記者調查發現,2011年12月13日,新奧能源(H股)和中國石化(H股)雙雙發佈收購公告,擬以每股3.5港元的價格向中國燃氣發起要約收購,涉及金額高達167億港元。其中,新奧能源通過貸款及自有資金支付55%,中國石化支付45%。
這場備受網友關注的中國燃氣收購戰經歷一波三折後,目前正處於僵持狀態。
2月13日,接近中國燃氣的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新奧能源和中國石化提出收購要約後,中國燃氣高層認爲此次收購是“敵意收購”。中國燃氣拒絕對方開出的收購報價,並委託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擔任財務顧問抵制收購。這意味着中國燃氣完全不認可此次收購,不接受收購要約。
據瞭解新奧能源此次收購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對於媒體報道的2012年3月31日通過審批,正式發出收購要約一事,網友可能對上述時間表存在一定“誤讀”。新奧能源將在各項條件滿足後纔會向中國燃氣發出通函,並沒有固定的時間表。而接近中國燃氣的相關人士表示,審批程序很難在3月底前完成,原因在於反壟斷審查需要大量時間。
延伸閱讀
供應商會否真的一家獨大?
最近幾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天然氣消費在迅速增長,甚至在有的年份部分地區出現“氣荒”。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燃氣收購戰才引發網友如此關注。
有觀點認爲,一旦收購成功,內地燃氣市場競爭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新奧能源將擁有近80個地級以上城市的專營權,一躍成爲國內城市燃氣分銷商的霸主。而中國石化可通過此次併購,實現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擴大終端消費市場,獲得更多終端話語權。但也有專家不認同這種觀點,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能源專家韓曉平認爲,即使收購成功也算不上“壟斷”,國內天然氣企業不只中國燃氣一家,還有中海油等央企。此外,燃氣價格由政府調控,對中國燃氣的收購不會影響國內燃氣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