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河西區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爲突破口,着力從四個方面下功夫,努力實現社會管理工作創新。
河西區堅持在加強社會矛盾排查化解上下功夫,不斷健全羣衆訴求表達機制,強化信訪包案制度,引導羣衆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着力構建社會矛盾多元調解工作體系,形成“大調解”工作格局。進一步加強交通事故訴前聯合調解室建設,爲交通事故當事人開闢“綠色通道”。不斷完善訴前聯合調解中心運行機制,在開展好物業、供熱、交通、醫療等糾紛訴前調解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案件受理範圍,成立勞動爭議、商品房買賣、個人貸款等調解工作室,強化調解工作。創新工作機制,變羣衆上訪爲幹部下訪、領導接訪、隨時約訪,主動深入社區、基層化解矛盾。拓寬工作領域,建立矛盾化解心理諮詢試點,對矛盾調解過程中心理出現偏執、扭曲的人員進行心理諮詢疏導。
該區堅持在加強社會人員管理上下功夫,依託街、社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健全“以證管人、以房管人”的服務管理模式,實行“一站式”、“全程式”服務。拓寬解決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就業渠道,建立街道過渡性安置基地,增加安置幫扶單位,發揮社區矯正人員實踐基地、活動基地、過渡性安置基地和心理諮詢室“三地一室”作用,提高教育矯正質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疏導矯正工作,規範入矯、常規、解矯三個階段教育。
該區堅持在加強治安防控體系上下功夫。深化“平安河西”建設,構建社區、街道、區級“三級”架構自下而上的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以“大巡控”工作機制爲龍頭,搭建“統一指揮、整體動作、多警聯合”的新型動態防控網絡,形成“縱短橫寬”的扁平化指揮體系。利用四級人口信息網絡,開展地毯式排查,對摸排出的重點人,分級制定監控措施。建立由社區居委會、治保會和民警組織指揮,羣衆性專職巡控力量和職業保安、公益保安相互配合的羣防羣治隊伍。推廣區域聯防機制,形成多層次防範、控制、打擊一體化的羣防羣治工作機制。該區堅持在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上下功夫,進一步健全完善街道、社區綜治信訪服務中心(站)運行機制,形成“一站式”、“一條龍”的服務平臺,實現來訪有人接待,事情有人辦理,問題有人解決,達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發揮街道調解委員會作用,由人民調解員先期處理向110報警的社區民間糾紛及輕微治安案件,運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建立綜治工作者短信平臺,指導基層一線羣防羣治工作。建立技防入戶示範社區,推廣門磁、窗磁報警器等家庭技防產品入戶,提高社區安全防範水平,推進平安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