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上海3月1日電(記者慎海雄徐壽鬆)稅制改革,事關發展全局。作爲我國稅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央決定從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率先開展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試點。
這項改革試點至今已滿兩個月。來自財稅管理部門和試點企業的最新信息顯示,試點的各項政策措施運行情況總體良好;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有較大幅度下降,大部分一般納稅人稅負略有下降,現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因進項稅額抵扣範圍增加而普遍降低。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發展轉型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積極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減稅的重要內容。如今,改革大幕已在黃浦江畔開啓,標誌着上海在破解影響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稅制瓶頸方面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12萬戶試點企業如期申報運行情況總體良好
新年一開始,上海在包括陸路、水路、航空、管道運輸在內的交通運輸業,以及包括研發、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鑑證諮詢在內的部分現代服務業,率先開展“營改增”試點。截至目前,已有12萬多戶企業納入試點範圍,其中文化創意領域的企業最多,佔比近1/4;研發和技術服務類佔近1/5,交通運輸業佔約1/12。
來自稅務部門的最新信息顯示,按照《稅收徵收管理法》有關規定,2月15日之前,試點企業全部完成了當期納稅申報,“1月份順利開票、2月份平穩申報”的改革預期目標基本達到。
作爲一項重大稅制改革,“營改增”涉及面廣,利益調整複雜,難度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強調,實施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是上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件大事,是一項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改革措施,要通過率先實施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試點,着力從稅制上逐步消除重複徵稅問題,促進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爲確保改革試點順利推進,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市級層面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協調小組,在17個區縣成立協調服務小組,及時研究、分析試點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應對預案和解決之策;爲營造良好的試點環境,全市各級財稅部門向企業開展了大規模的政策培訓和操作輔導,累計培訓輔導30餘萬人次;針對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向2000多名企業代表作專題宣講。
改革試點帶來的利好是相似的,而企業的情況卻各有各的不同。爲有效平衡企業稅負,上海針對由於成本結構不同、發展時期不同等情況造成新老稅制轉換過程中稅負有所增加的試點企業,及時研究制定了與改革試點相配套的過渡性財政扶持措施,基本消除了這些企業的後顧之憂。
其實,“營改增”改革試點在設計中就充分考慮了地方的利益保障和企業新老稅制轉換時期的過渡安排。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和國稅總局圍繞“建立健全有利於科學發展的稅收制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重點明確:在試點期間保持現行財政體制基本穩定,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徵增值稅後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稅款分別入庫;因試點產生的財政減收,按現行財政體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別負擔。同時,還明確了國家給予試點行業的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可以延續,在試點期間針對具體情況採取適當的過渡政策;爲促進服務貿易出口,相應實行了零稅率或免稅制度。
正是國家從稅收政策和財政體制上的鼓勵、支持,極大地調動了地方和企業開展改革試點的積極性。上海市政府精心組織,及時研究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措施,明確從2012年1月1日起,對因新老稅制轉換而產生稅負有所增加的試點企業,按照“企業據實申請、財政分類扶持、資金及時預撥”的方式,實施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同時,還研究建立市與區縣兩級政府“減收增支”的財政分級共擔機制,有效地調動了各區縣的改革積極性。
| ||